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实用技术



  (4)防病治病:黄鳝在天然水域中生病较少,随着人工饲养,密度加大,病害较多。常见的有饲养早期,鳝种因捕捉运输体表受伤,易感染生病;饲养中间,因水质恶化或养殖密度过大易发病;外购、外捕的鳝种体内大都有寄生虫或在养殖中感染寄生虫后而发病。因此,在鳝种放养和养殖过程中,应用药液浸泡或药液遍洒水体消毒,药饵驱虫等,主动采取措施,以防为主。
  ①防病措施。池泥的优劣直接影响黄鳝的生长、冬眠,对高密度的养鳝尤为重要。池泥一般可直接取河底、湖底的黑色淤泥,但这种淤泥含有机质丰富,细菌密度大,分解耗氧量大,易诱发鱼病,故不能直接作为养鳝池泥。要进行以下处理方可使用:将河底、湖底的淤泥摊开曝晒3-5天后入池;直接将墙泥踩碎后铺池底,或与曝晒后河底淤泥混合使用;在底泥中添加一些石块、树根等,做成人工洞穴;用生石灰进行清塘处理,每平方米用150—200克均匀搅拌池泥中,等5—7天药性过后再放水,彻底杜绝细菌性疾病的发生。池泥除了从河底、湖底捞取外,还可从底质较肥的稻田内挖取。一般以灰褐色土壤为好,如果土质太烂,要进行曝晒处理。作为池底质的淤泥软硬要适度,稍带粘性。可用木棍在泥中戳洞试验,洞孔不塌陷即可。池底质以偏酸性或中性为好,有机质含量不宜过多。放养前用3%—5%的食盐水浸洗鳝种;或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平方米用0.4克,半月用一次;或发病季节用漂白粉挂篓于水中饵料台旁。
  ②治病措施。常见赤皮病、细菌性肠炎、腐皮病等细菌性病,用漂白粉全池泼洒,每平方米用0.4克,每周消毒一次;用磺胺噻唑拌料投喂,第一天按池内鳝鱼总量每50公斤用药5克,每2—6天用药减半,方法是把药拌在适量的面粉糊内,晒干投喂。常见毛细线虫、棘头虫等体内寄生虫病,药物消毒水质,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每平方米(水深20厘米)用2克药。每50公斤黄鳝用90%晶体敌百虫5—7克,拌饲料投喂,连喂6天。常见的发烧病,鳝池内混养少量泥鳅,预防此病。黄鳝发病后更换新水,并用万分之六的硫酸铜溶液泼洒,每平方米洒40—50毫升。
  (5)防牲畜家禽危害:养鳝池水较浅,牲畜家禽容易猎食,应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
三、黄鳝的繁殖及育苗
(一)自然繁殖
  1.黄鳝的成熟情况和怀卵量:黄河以北的水域,黄鳝的生殖季节是6—9月,繁殖盛期7—8月;在长江水域,生殖季节是5—8月,繁殖盛期6—7月;在珠江水域,生殖季节4—7月,繁殖盛期是5—6月。
  不同体长的黄鳝怀卵量不同,个体长的黄鳝怀卵量明显大于个体短的黄鳝。不同地区的黄鳝,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怀卵量也不同。以长江水域的黄鳝为例:30克体重怀卵量为250—500粒;50克体重怀卵量为500—1200粒。
  2.繁殖情况及环境条件:黄鳝每年只繁殖1次,而且产卵周期较长。繁殖季节到来之前,亲鳝先打繁殖洞。一般打在田埂边,洞口通常开于田埂的隐蔽处,洞口下缘2/3浸于水中,分前洞和后洞,前洞产卵,洞长10厘米处比较宽阔,上下高约5厘米左右,宽约10厘米,后洞则细长。
  3.自然性比与配偶构成:黄鳝生殖群体在整个生殖时期是雌多于雄。7月份之前雌鳝占多数,其中2月份雌鳝占91.3%以上,8月份雌鳝逐渐减少到38.3%,因为8月份之后雌鳝产过卵性腺逐渐逆转。9-12月当年的幼鳝长大成熟,雌雄鳝约各占50%。秋冬季人们捕获时,捉大留小,因此,开春后,仍是雌鳝占多数。黄鳝的繁殖,多数居于子代与亲代配对,也有与前两代雄鳝配对。但在没有雄鳝存在的情况下,同批黄鳝中就有少部分雌鳝逆转为雄鳝后,再与同批雌性鳝繁殖后代,这是黄鳝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之处。
  4.自然产卵与孵化:性成熟的雌鳝腹部膨大,体桔红色(也有灰黄色),并有一条红色横线。产卵前,雌、雄鳝吐泡沫筑巢,然后将卵产于湖顶部掉下的草根上面,受精卵和泡沫一起漂浮在洞口上面。受精卵黄色或桔黄色,半透明,卵径(吸水后)一般为2—4毫米。亲鳝特别雄亲鳝有护卵的习性,一般要守护到鳝苗的卵黄囊消失为止。亲鳝吐泡沫作巢估计有两个作用:一是使受精卵不易被敌害发觉;二是使受精卵托浮于水面,而水面则一般溶氧高、水温高,有利于提高孵化率。
  黄鳝卵从受精到孵出仔鳝一般在30℃左右水温中需要5—7天,25℃左右水温中需要9—11天。自然界中黄鳝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为95%—100%。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黄鳝 饲料 排水 种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