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鱼培育
通常所指的遮目鱼仔鱼培育,是把刚孵出的仔鱼全长3.2 -5.3 毫米,经21天的培育全长达13.5 -16.5 毫米。
1、育苗的环境条件
仔鱼培育水温23-33 ℃。最低盐度10-16 ‰,最适盐度为27-28 ‰。溶氧量以5-6毫克/升最适宜。培育池用水槽、水泥池都可以。室内育苗池3.5×4×1米,放养密度为4500-6000 尾/平方米。室外育苗池的放养密度为1500-2000 尾/平方米。最高培育成活率为26.2 %。
2、育苗饵料
遮目鱼饵料系列包括有小球藻、扁藻、等鞭金藻、轮虫、无节幼体、桡足类和人工配合饵料。用小球藻投喂仔鱼,6天后全部死亡;投喂扁藻,也在6天后死亡。仅投喂等鞭金藻的仔鱼能成活到35天,但鱼体瘦弱。所以,小球藻和扁藻二种单胞藻不能直接被遮目鱼仔鱼消化利用,而等鞭金藻的营养成份不足。而以等鞭金藻培养的轮虫投喂仔鱼生长最好。每天至少投喂4次,以少量多次为原则,六天后可投一些枝角类、挠足类,根据鱼苗大小,投喂适口的饵料。要准确地控制用量,过多的话,会造成轮虫等大量繁殖,恶化水质;不足又会引起营养不足,影响正常生长,造成死亡。
在仔鱼培育阶段,要仔细观察和精心管理,初期鱼苗尚无群聚现象,一般是均匀分布于水体中,两星期后,才渐渐开始群游,沿着池壁环游,约经21天培育,仔鱼已长到体长1.5厘米左右。此时鱼苗无色透明,两眼深黑色,眼后有一黑点,体侧中央处及尾鳍基部均有一黑色素群,此时仔鱼称为“三点花”。
在活饵料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目前仍以成鱼的营养要求为基础来配制,粗蛋白含量要求40%-50%,仔鱼培育成活率可达到40% -90%。
3、野生苗采捕与运输
在台湾野生苗见于4-9月,以5月份为高峰,年捕捞量在34-235 亿尾,现在海区资源量有所下降。用定置网、三角推网、或小型拖网采捕。采捕的鱼苗均长1.5厘米。捕回的仔鱼暂养在水槽、水桶、盆、竹筐、竹篮中,捕后可暂不投饵。暂养后的仔鱼装入装有10-15 ‰盐度海水的塑料袋内,并且充氧包装,氧气量为水体积的1/2到2/3。每箱装1.5毫米鱼苗3000尾,鱼苗的装载量根据当时的气温、运输时间、鱼苗质量而定。
4、鱼苗质量
鱼苗或因远途运输管理欠佳,或因闷于容器中时间过长,抑或由于饵料单一,营养不良等原因直接影响鱼苗质量。健康的鱼苗盛在容器中,至少有八成以时针一样有规律地沿着容器壁的同一方向游动。相反地,病态或营养不良的鱼苗,不仅游动无规则而且动作呆板,即使人为地惊动,如敲响容器等也显得反应迟钝。
遮目鱼鱼苗对饵料以及周围环境的变化有一定的适应能力,在天然水域中,遮目鱼以浮游生物为主,但在暂养或培育过程中可以适应摄食人工饲料如米粉、蛋黄或人工配合粉料等。对盐度的变化同样也有较好的适应性。
实践证明:刚捕捞的鱼苗,只要是有十日龄的,其健康情况一般较好,是理想的饲养对象。历经远途运输的鱼苗,在10-20 日的运输时间里,经认真检查和挑选之后还可以饲养;运输时间超过20日的,一般可饲养的希望甚微,饲养成活率低。
鱼种培育
1、放种前池塘的准备
鱼种培育塘不宜太大,一般以1/3平方公里池塘为宜,把池水排干,经日晒至池底龟裂,同时修池埂,水闸、水道。往池中放水,使水深5-20厘米,让其蒸发至干。如此重复2-3次。然后往池中撒入肥料,鸡粪500-100 千克/小时平方米,或米糠300-500 千克/小时平方米,加水至10-15 厘米,几周后池底生长出底栖藻类。池水酸化时要加撒石灰。在放苗前2-3周,用150-200 千克/小时平方米茶麸泡水后泼撒,然后加水至水深30-45 厘米,准备放养鱼苗。鱼种的培育,一般是把1.5厘米左右的鱼苗培育到8厘米左右的大规格鱼种,培育时间一个月左右。
2、鱼苗下塘前处理
当鱼苗运到池塘边时,先在塑料袋中加入25%的塘水,4-6小时后再加入20%,直至袋中水的盐度和塘水盐度相近。或者在运输前鱼苗已经进行了盐度驯化,已驯化到塘水一样的盐度;或在盐度为5‰的水暂养3-4天,再放入淡水池塘。如经盐度驯化的鱼苗运到塘边时,只要把塑料袋放于池塘水中10-15 分钟,等袋内水温和池塘水温平衡时,把袋内鱼苗慢慢放入池塘。这样处理的鱼苗,入塘鱼苗成活率可达98% -100%。
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放鱼5万尾左右,而放种密度根据池塘底质、饲料、水质、饲养管理水平而增减。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9/2006-08-15/151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