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淡水鱼养殖技术

池鱼怎样度严冬


鱼种管理
  一、清塘。入秋后,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125公斤~150公斤消毒。清塘后5天~7天,亩施经充分发酵的猪、牛粪500公斤~750公斤或大粪100公斤~200公斤,以培肥水质。施肥后7天,待药性消失后,可将鱼种全部转回。
  二、分养。由于规格大的鱼种食量大,抢食力强,如同时放有小规格鱼种,则小鱼会得不到足够的饲料而体质下降。因此,要做到同池所放鱼种规格一致。16厘米以上的鱼种,可投放到成鱼池套养,偏小鱼种需专池培育。
  三、稀放。为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应根据水面大小、水深等条件合理稀放。水深1.5米的鱼塘,亩放7厘米~8厘米鱼种4000尾~6000尾,饲养至年底体长可达13厘米~17厘米。具体放养比例,肥水塘:鲢鱼55%~60%,鳙鱼15%,草鱼10%,鲤鱼10%,鲫鱼、鳊、鲂鱼等5%~10%。瘦水塘:草鱼45%~50%,鲢鱼20%,鳙鱼5%~10%,鲤鱼10%,鲫、鳊、鲂等5%~10%。鱼种下塘前先用4%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分钟~10分钟,有条件的最好对草鱼种注射出血病灭活疫苗。
  四、投饵。以鲢、鳙鱼种为主,搭配草鱼的鱼种池,应以施肥为主,投饵为辅。除施基肥外,每隔5天~10天追肥一次,每亩施腐熟的人畜粪80公斤~100公斤,或施尿素2公斤~2.5公斤,过磷酸钙3公斤~5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5厘米左右。同时,每天每万尾鱼种投精饲料2公斤~4公斤。对搭配的草鱼,在投精饲料前每万尾草鱼投青饲料60公斤~90公斤。以养草鱼种为主,搭配鲢、鳙的鱼种池,应以投青饲料为主,适当投喂精料。每天每万尾草鱼投喂小浮萍或水草70公斤~90公斤,精饲料1.5公斤~2公斤,先投青饲料,后投精料,以免草鱼和其它鱼类争食,并且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投喂。对混养的鲢、鳙鱼还需定期施肥,每10天~15天施肥一次,每亩施经过发酵的人畜粪70公斤~90公斤,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35厘米。
  五、水质。一般每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20厘米~30厘米,并排出部分老水。定期泼洒生石灰,一般每半月一次,每次每亩20公斤~25公斤。保持水质肥、活、嫩、爽。
  鱼池越冬管理
  一、尽量缩短冰封期。冰封前要根据水源水温和鱼池内水温的高低,确定灌水与排水的时间,尽量保持池内水的温度,延长推迟结冰的时间。开春后要做到勤灌水勤排水,因为此时水源水温高于池内的冰化水温,应该尽量提前排走冰化水,灌进新鲜水提高水温,促使池鱼尽早开食。
  二、封冰后要经常打冰洞通氧,在冰洞口插上适当的东西,以通气充氧,一般每亩可以打面积为0.4平方米左右的冰洞3个~4个,在洞口内放入少量的鱼饲料,供池鱼摄食。
  三、下雪后要扫清冰面上的积雪,以保持光照时间,增强池内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增加池内溶氧量。
  四、一定要注意保持池内的水位,当水位下降过猛,池内的存水过浅时,水温就会马上下降。因此,要及时灌入新水,确保鱼池内适当的水位和水温。同时,还能起到改善水质、增强溶氧的作用。但是在加入新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决不能使加入的新水形成双层而造成双层冰。这样是很危险的,很容易造成冰下池内严重缺氧,引起池鱼窒息而发生死亡。
  五、必须严格严密监测水中溶氧,在有条件的地方,每隔10天左右测定一次溶氧量。发现池内溶氧降低时,要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例如灌入新水,加大破冰洞的面积和数量。平时还可以通过冰洞眼,洞边有无其他小动物游动或附着植物活动,水色是否浑浊变污,水质有无异味等来判断水体溶氧量,改善水质。
  六、坚持每天早、中、晚各巡池一次,并且注意观察水色、水质及鱼种活动的情况。严禁在鱼池内滑冰,以免惊动鱼群,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和安全。冰面上有污物要随时清除,巡视鱼池当中如发现异常现象或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
  冬放鱼种防三病
  一、赤皮病。一旦发现此病,要对池塘遍洒漂白粉,使池水浓度为1ppm。同时,体内给鱼口服磺胺噻唑,连续投药6天,每天一次,第一天用药量按吃食鱼体重每10公斤用药1克。第二至第三天,用药量减半。投药时宜与适量粘合剂混合,拌入饵料中做成药饵投喂。
  二、水霉病。鱼种进池前,用1%孔雀石软膏或适量的磺胺药物软膏涂抹鱼体。发现此病时,可亩用2.5公斤~5公斤菖蒲叶,0.5公斤~1公斤食盐,加入12公斤~20公斤人尿全池泼洒;亦可用五倍子熬成药液,连汁带渣全池泼洒。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草鱼 施肥 鱼类 立方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