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水质调控 鱼苗刚下塘时,由于鱼体较小,抵抗能力和运动能力均较弱,所以不适宜在深水区活动,因此,池塘水深应控制在深处60cm~70cm、浅处40cm~50cm为宜。随着鱼体的生长,天气转暖,应逐渐加注新水,每次加注5cm~10cm。在盛夏季节,应将池水加深至1m,使金鱼能进入深水层避暑,防止金鱼发生烫尾病。进入秋季后,池水水位可以适当下降,这样有利于提高池水温度,延长金鱼生长时间。金鱼下塘后一般不需施肥。阴雨连绵时,要格外注意浮头泛塘情况的发生,及时合理地使用增氧机,同时减少饲料的投喂量。
七、病害防治
1.鱼病预防 苗种人塘前,要进行严格的鱼体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分钟,或20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鱼体20分钟~30分钟,或3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鱼体5分钟;苗种下塘半个月后,可使用1g/立方米~2g/立方米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1次;高温季节,饲料中按每公斤体重每日拌入5g大蒜头或0.47g大蒜素,同时加入适量食盐,连续使用6天;巡塘时,发现死鱼应及时捞出而埋入土中;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要浸洗消毒,可用2%~4%的食盐水浸浴5分钟,或20mg/L(2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浴 20分钟~30分钟,或30mg/L的聚维酮碘溶液(1%有效碘)浸浴5分钟;5月~10月,每隔半个月用250g漂白粉兑水溶化后均匀泼洒在食场及其周围,连续泼洒3天;在拉网锻炼、起捕、筛选、运输鱼种及食用鱼轮捕过程中,要避免野蛮操作,防止鱼体受伤。
2.常发生的鱼病 有烂鳃病、腐皮病、赤皮病、肠炎病、水霉病、小瓜虫病、车轮虫病等,治疗鱼病使用的渔药应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本原则,尽量使用生物渔药和生物制品,提倡使用中草药,严禁使用未经取得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没有产品执行标准的渔药,禁止使用孔雀石绿、五氯酚钠、氯霉素、呋喃唑酮(痢特灵)、硝酸亚汞、醋酸汞、呋喃丹、六六六、滴滴涕、氟氯氰菊酯、甲基睾丸酮等禁用渔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3/2009-09-16/29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