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帘鱼(Brycon cophalus)隶属于鲤形目,脂鲤科,缺帘鱼属,是巴西、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南美洲国家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分布在亚马逊河流域中上游。随着中巴渔业合作加强和交流增多,该鱼也随之被引入到我国,笔者根据引种所开展的试验研究和引种运输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进行该类鱼国际长途运输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运输的鱼种为位于巴西圣保罗州皮拉苏农加市郊的巴西国家热带鱼类研究中心(CEPTA)人工繁育的全长10~12cm,3月龄的缺帘鱼鱼种。
2.鱼种运输前以运输起点(CEPTA)到终点 (北京市小汤山镇)所需时间为依据,在CEPTA开展运输鱼种密度试验,以确定适宜的运输密度。缺帘鱼鱼种密度试验结果见表1。根据试验结果,鱼种运输密度选择35~40尾/袋,并在运输包装前停食一天。
3.采用双重尼龙塑料袋充气装鱼,尼龙塑料袋大小为60cm×40cm,加入食盐,使水体盐度为0.5‰,然后放入鱼种,排除袋内空气后充入与水体积比为3~4∶1的氧气。总共做了两批运输,第一批在2002年2月,将包扎后的鱼种放入体积为60cm×40cm×35cm的泡沫箱内密封打包后待运;第二批2003年4月,采用双层泡沫箱包装,即将包扎后的鱼种放入体积为60cm×40cm×35cm的泡沫箱内密封,然后再放入体积为70cm×50cm×40cm的泡沫箱内密封后打包待运。
4.鱼种被运输到小汤山渔业园区后,立即打开泡沫包装箱取出尼龙塑料袋放入预备好的水中,待袋内温度与池水温度基本一致时,解开绑绳将袋口打开,掺新水入袋,然后提起塑料袋的后端让缺帘鱼鱼种缓缓进入池塘中。
二、结果
2002年2月共运输缺帘鱼鱼种500尾,当运抵北京机场时全部死亡(当时水温为6~8℃);2003年4月共运输缺帘鱼鱼种342尾,其中成活286尾,死亡56尾,成活率为83.6%,运输历时75小时。
三、讨论
1.缺帘鱼鱼种质量与运输成活率的关系
从巴西到中国,须经第三地转机,运输时间长,鱼种受震荡次数多,体质瘦弱的鱼种经不住长时间的颠簸便在途中死亡。从2003年4月运输的缺帘鱼的情况来看,死亡的大多为个体瘦弱的,主要因为在包装前仅在同一个培育池拉网,未加充分选择鱼种便进行包装运输,个体相对较小、体质较弱的鱼种在长时间运输中便不能生存。可见,鱼种个体大小均匀、体质健康是提高运输成活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
2.运输前停食和捆养与运输成活率的关系
运输前对运输的鱼种停食和捆养是捉高其运输成活率的关键技术。由表1可见,当缺帘鱼在包装前未停食时,24小时内水体出现混浊,鱼活动异常,48小时内便开始死鱼,即使放入缺帘鱼的量为20尾/袋,也在不到3天时间全部死亡。由此可见,在进行缺帘鱼国际长途运输和一般的国内运输(指运输时间在24小时以内)是不一样的,运输前一天必须停食,让其排空体内粪便,以便尽可能地不污染运输水体。同时,在包装前6~7小时,应将培育池中的鱼种拉入室内水泥池捆养,使其受到挤压减少鱼体粘液分泌,增强体质,以适应较高密度的运输状态。
3.包装与运输成活率的关系
国际长途运输的包装对缺帘鱼鱼种运输成活率影响很大。2002年2月采用单层泡沫箱运输,当运至第三地(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转机时,泡沫箱被暴露在零下10℃到零下5℃左右的机场近一天,导致了水温下降,缺帘鱼被运抵北京时,水温已经降至68℃,从而导致500尾缺帘鱼全部死亡。因此,在2003年4月运输缺帘鱼时,我们通过改进包装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采用双层泡沫箱包装,较好地控制了水温,成功地引进了该品种,达到了运输成活率83.6%。
4.运输前充分试验是保证运输成活率、降低风险的有效方法
从表1的密度试验研究发现,若鱼种不经过停食处理或包装50尾/袋的鱼种时,都可能导致运输过程中鱼种大量死亡,不但影响运输成活率,还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当鱼种包装少于30尾/袋时,虽然能够保证运输成活率,但是会造成包装箱空间浪费,同样会付出较高的引种运输代价。因此,开展缺帘鱼长途运输前,应该根据运输的距离、所需的时间和气温状况等可预见的诸多因素充分开展试验,以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sc/yu/3/2009-08-21/2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