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鱼技术 > 饲养管理

春季养好鱼的八项措施


    农谚云:“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放养鱼种苗季节已到,要想夺取高产,实现增产增收,实施八项措施是关键。

    一、清塘消毒

  春天正是冬闲鱼塘消毒的大好时机,应及时抓好此项工作,为夺取全年成鱼高产丰收增效打好物质基础。

  水源充足的池塘可以先干塘放水,挖去多余的淤泥肥禾肥菜肥草,保持10―15公分淤泥即可,铲除塘边四周杂草,睹塞漏洞,加高加固塘基,修整环山沟、防洪渠,改小塘为大塘(5―10亩/口),改浅水为深水,(2―3米),增加蓄水量,扩大鱼种投放数量,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为养殖高产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

  清了塘注回水的和不能放水的池塘要用药物清塘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和病原体。常用的药物是生石灰、漂白粉和茶饼等。生石灰亩放125公斤,漂白粉20公斤,茶饼60―75公斤。生石灰的作用是改良底质和水质、中和酸性,提高ph值,释放营养素;漂白粉杀灭病原体,减弱过量的浮游生物,也有改良水质的作用;而茶饼则清除野杂鱼,培育水质,药性过后,茶饼也是鱼种苗喜吃的营养饵料。

  二、培肥水质

  当水温上升到100℃以上时(增城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常年水温超过10℃以上),立即亩施放发过酵腐熟透了的有机禽畜粪肥400公斤,促进池塘浮游生物的繁列,为刚落塘的鱼种苗提供充足的饵料,以后根据水质变化情况,每10天施一次200公斤有机肥,或者亩施尿素5斤,磷肥10斤,保持良好的水质。

  三、合理确立主养和混养品种

  根据池塘的地理环境(排灌水源是否方便,塘口大小、深浅、肥瘦等)、市场需求、鱼种来源、饲料情况及渔场的资金,科技水平等综合因素来合理确定主养品种,搭配品种及各品种投放的数量规格的比例(因为鱼类之间存在一条共生互利制约的食物链)。一般是:中低水平的鱼塘以鲢、鳙鱼为主要品种,搭配草鱼、鲤鱼、鲫鱼(有的搭配奥尼鱼,就不放鲤、鲫等底层鱼,放了鲤、鲫就不搭配奥尼鱼);如果渔场的青饲料很丰富,即可以养殖以草鱼为主,鲂鱼次之,再配以鲢、鳙鱼等滤食性鱼类调节水质,最后亩配养几百尾土鲮鱼种(底层鱼)。如果是村边肥水塘或塘头配套猪禽场的肥水塘,可以主养精养以奥尼鱼为主,适当合理搭配放养滤食性鲢鳙鱼作为调节水质(比例是80:20)作用。上面的各类鱼塘在放鱼种苗一个月后,再亩放养凶猛性(肉食性)鱼类如桂花鱼10―20尾,在不增加投饲的情况下以达到清除野杂鱼,实现增产增收。如果1―2亩的小塘饲料较充足,技术条件比较好的话,可以主养精养土塘虱、山斑鱼或革胡子鲶,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四、严格掌握鱼种投放技术

  投放鱼种的规格越大越好,越能提早上市。建议几个主养的品种最小规格如下:青、草、鲢、鳙鱼种尾长15厘米,鲤、鲫尾长5―8厘米,称斤鲮每公斤40尾,罗非(奥尼)鱼每公斤50尾。

  养殖条件好的池塘亩产商品鱼600公斤以上者,应投放种苗1500―1700尾,其中主养品种70%;条件中等的池塘亩产500公斤者,应投放种苗1200―1500尾;差的池塘亩产350公斤者,应投放种苗1000尾。

  放养鱼种的质量要求是:体格健壮,规格整齐,体表光滑,鳍条鳞片完整,无伤无病,游动活泼,溯水力强。

  鱼种下塘时必须进行严格的体表消毒。要视鱼种健康程度和患病情况有针对性选药消毒,效果才好。如鱼种患有细菌性皮肤病、鳃病的则用10ppm漂白粉药浴浸洗鱼种20―30分钟后放塘;如鱼种患上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咀病,水霉病车轮虫的则用3―4%食盐水浸洗5―10分钟后放塘;如鱼种患上车轮虫,口丝虫、斜管虫、中华鳋病的则用8ppm硫酸铜药浴15―20分钟后放塘;如果是草鱼种,用敌百虫水浸洗麻醉一下,每尾注射0.3毫克灭活疫苗,预防三病(出血、赤皮、肠炎等)效果良好等等。

  投放鱼种时必须选择无风的晴天中午,入水的地点应选在向阳背风处,将装鱼种的盆桶慢慢倒入水中,让鱼种苗自行游入池塘中。

  五、饲料投喂

  鱼种下塘后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就要开始投喂精饲料,如花生麸、麦皮、玉米粉、豆饼、玉糖等做成混合饲料,有条件者加7―10%的鱼粉和维生素、矿物质,尽量做到营养合理,诱食开口。同时也可投喂青饲料(鲜嫩青菜叶、紫云英、苕子等绿肥)。如果是养殖土塘虱、山斑鱼等肉食性鱼种,则要投喂红虫等鲜活饵料或含蛋白质丰富的人工颗粒饲料,以增强鱼种的体质和提高成活率。日投喂量从鱼体总重量的1%逐步增到3%,先喂青料,隔2个小时后再喂精料,每日各喂1―2次。饲料应投到鱼群常到的背风向阳处,再逐步诱到固定的食台上,并逐步做到定时、定位、定质、定量的“四定”目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品种 鱼类 种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