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水产养殖 > 养虾技术 > 饲养管理

虾夷扇贝健康养殖须重视的几个关键因素


    自80年代以来,虾夷扇贝浮筏养殖在辽宁省长海县发展迅速,目前养殖面积已达10万余亩,并成为当地名特优海水养殖的重要品种,在海洋渔业经济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虽然虾夷扇贝养殖技术得到了快速推广,但在操作过程中,由于某些技术环节的疏忽,养殖期间死亡率不断提高,商品贝的规格、品质、肥满度等有所下降,从而影响了该产业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调查研究及实地考察,分析了当前虾夷扇贝养殖存在的诸多问题,认为要使该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在于必须重视推广虾夷扇贝健康养殖模式。

    一、虾夷扇贝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养殖浮筏布局过密。从海上浮筏布局状况来看,台筏间距基本在5m左右。在利益驱使下,部分养殖户在现有台筏间增设浮筏,有些为了加大筏身长度,把各排次之间的通流水道及航道几乎全部堵死,海上浮筏呈现长短不一、极不规整的现象,短者70m左右,长者甚至达到200m左右,1台浮筏相当于过去2台浮筏的贝类吊挂数量,不仅影响了海水的正常流动,堵塞航道,而且埋下了安全隐患。

    2.苗种放养密度过大。长海县的虾夷扇贝养殖自1984年开始就出现大面积死亡现象,经专家多年调查研究,分析出包括养殖容量过大,养殖海域初级生产力已达到极限等多种原因,因此,应清醒认识到海域的承载力是有限度的。现在,使用养殖网笼基本都在15层~20层盘,而虾夷扇贝从三级暂养开始每层盘装苗密度竟达300粒左右,越冬暂养密度也在近100粒,这种盲目加大放养密度的做法,不仅影响了虾夷扇贝个体的生长速度,影响产品质量,而且还容易造成贝苗之间相互咬合致死、畸形贝增多等现象,加大了贝苗死亡率,降低了商品贝的肥满度。一旦造成海区污染,其损失将是更加惨重的。

    3.养殖品种单一。几年前,贝类养殖主要以栉孔扇贝或海湾扇贝为主,当上述2大品种出现死亡现象之后,现在又转向养殖虾夷扇贝单一品种,而一旦虾夷扇贝养殖出现问题,无其它替代品种来补充,这种单一品种的养殖方法对养殖户今后的发展是不利的。从调查情况看,今年个别养殖户的栉孔扇贝和海湾扇贝长势喜人,因此,在没有新的替代品种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虾夷扇贝、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等多品种兼顾养殖。

    4.虾夷扇贝死亡事故危险依然存在。长海县虾夷扇贝人工育苗及浮筏养殖受夏季23℃以上高温影响,保苗率一直很低,迟迟不能形成规模。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及养殖方法的改进,贝苗成活率有所提高。我们将1999年至2004年以来全县部分养殖海域水温测定状况进行比较,发现2000年以前夏季水温同近2年水温有所差异,如1999年8月~9月最高水温达到24℃~26℃,而2003年和2004年8月~9月最高水温仅在23℃左右,比较分析后认为:近年来虾夷扇贝成活率提高的主要原因与水温相对偏低有关。因此,建议养殖户在运输贝苗时应特别注意异地温差和运苗方法,避免贝苗由于两地温差过大受到刺激而使贝苗抵抗力减弱,在不适宜的环境下养殖容易引起死亡,等等。

    二、必须重视的几个关键因素

    1.抓住温度适宜的季节及早分苗养成。虾夷扇贝属冷水性贝类,生长适温范围在5℃~20℃,最适生长水温10℃~15℃。在适温范围内,虾夷扇贝新陈代谢旺盛,对呼吸与排泄、运动与摄食、消化与生长、性腺发育与繁殖均产生积极作用。因此,当水温达到5℃以上、20℃以下时应及早分苗养成,经过缓苗之后可以及时进入快速生长期。

    2.变岸边分苗为海上分苗,以缩短脱水时间。岸边分苗是将虾夷扇贝由暂养筏运至岸边分苗,再运到筏区挂养,往返运输时间长,易造成贝苗长时间脱水,且岸边水温较高、受风浪冲击,岸边砂粒及杂质容易进入贝苗壳内,对贝苗生长影响较大。海上分苗是将贝苗边分苗边挂养到海里,大大缩短了贝苗脱水时间,且其外套膜也不容易受到影响。实践证明,海上分苗操作不仅可以提高苗种成活率,而且更有利于贝苗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3.及时清洗网笼,去除杂质,防止贝苗污染。对已使用过的网笼,在装苗前应清洗干净,去除杂质;新的网笼应经过海水浸泡后方可使用;旧的且已严重污染的网笼或有异味的新网笼不可以直接装苗,以防止贝苗污染。此外,分苗时应将死壳及杂质清除干净,以免污染水体,造成恶性循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成活率 贝类 脱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