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点子大王的时代,曾几何时一个点子成就一个产品,一个点子塑造一家企业,那个时代造就无数个策划大师,而那时的农药产品策划更加简单,只要你有产品就够了——大家可以彻夜排队等着甲胺磷,彼时最牛的是农药公司的销售科长。
然后呢,是创意的辉煌时代,也就是“无敌广告语”创造品牌的时期,这是农药行业中产品标签的“黄金期”,很多产品创意都在标签上体现出来,诸如“广谱、高效”“内吸杀虫”“渗透性强”“三分钟死虫”“正打反死”等等,其中我一直到现在都很推崇的一个创意是“兑水不发白,增效百分百”这是瑞德丰公司一个微乳剂杀虫剂(成分是高氯)——那时候农民认可是的兑水变白的乳油,对于完全溶在水中的微乳剂完全不能接受,感觉就是假药,这句创意就把微乳剂的劣势变成了“增效百分百”的优势。随着2008年农药标签改革的推进,标签被规范,“无敌广告语”时代开始衰落了,不过现在很多产品经理依然很迷信或者说迷恋广告语。
接着呢,就是进入了混战时代,大概是2009年之后吧,概念营销与产品致胜的理念并存。康宽作为一个跨时代的产品应该是“产品致胜”的最佳证明(当然其产品的创意也是很好的),自此之后,人们更多的开始关注产品本身的性能、药效,对作物的帮助等实实在在的效果上。
到了互联网+的当下,农药行业把价格当做了竞争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手段,在同质化严重的农药行业低价成了放倒一切竞争对手的利剑,再完美的产品策划方案,再优秀的产品企划书,再标新立异的产品差异化都显得软弱无力。
回头看看噻虫嗪就知道了,阿克泰和锐胜踏踏实实的赚了N年之后,一旦国产化就立即成了价格战,在2012年的时候跟几个高手聊天,内容就是即将专利到期的噻虫嗪,大家都是信心满满,对市场操作充满了期待,对产品产异化的创意很有信心,的确策划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包装和市场操作思路,而结果呢,真是差强人意,没有一个国产化的噻虫嗪品牌,没有一个销量过千万的产品,可以说这个化合物完了。
让我们转过身来向前看,2016年的草铵膦似乎难逃噻虫嗪的命运,在将近8万元/吨的价格下维持了8年,甚至在2015年10月份还是比较坚挺的,但是短短2个月的时间,进入2016年1月份就像水银落地般一泻而下,200克/升的制剂到了4.8万一吨还不算是最低,这样的市场竞争态势下,你的产品如何去竞争,品牌怎样建立,你设计的价格体系能够执行吗?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ny/2016-2-24/ny_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