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农机维修难题谁来解?


范云兵

3月23日,农业部插秧机高级修理工培训班在久保田农业机械(苏州)有限公司拉开帷幕,这是农业部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训活动的一个班次,该班次结束后,半喂入联合收割机高级修理工、全喂入联合收割机高级修理工、拖拉机高级修理工三个培训班也即将依次举办。此次培训的学员来自全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县、100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和100个全国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系点的农机维修人员。

该培训班旨在进一步加强农机维修高技能人才培养,缓解我国农机化快速发展,而农机维修力量相对薄弱的矛盾。随着国家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130亿购机补贴款的带动下,农机产品出现了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农机保有量越来越大,农机户也越来越多。但随之而来的三包期后农机维修难,成为农民在使用农机时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一些用户不得不为了一个配件等几天或者是为了一点故障反复修几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农机维修网点已经达到近25万个,从事农机维修的人数有50多万。如此庞大的农机维修市场,却存在着诸多缺陷:单个维修网点人数比较少,平均只有不到3个人;三级及其以下技术等级网点多,从业人员素质、技能普遍较低、维修设备不足。

这其中,人的因素最为重要,而农机维修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的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部分维修人员,先是从事农机操作,积累一定的维修经验后半路出家,这些维修人员不懂规范、不懂质量标准。二是维修人员文化程度低,相当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在农机故障诊断、排除、旧件修复和检验等方面技术水平不高。据甘肃省农机鉴定站2008年对省内13个农机维修站的统计显示,31名维修人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80.6%,没有持证的占41.9%。

农业部农机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副站长王桂显告诉记者,随着高性能、新型农机具的快速增加,一般性的维修技术已经不能满足维修要求,高技能人才的培训可以有效缓解技术的空缺。但仅靠农业部的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全国的需求,各地农机管理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农机维修人才的培训和技能考试,以填补产品三包期外的维修服务空白。

其实,为提高农机维修服务能力,农业部早在今年的1月14日就筛选出了农机维修节能减排十项技术加以推广。据有关专家测算,农机作业成本中维修费用和油料消耗费用占40%,先进的维修技术可以有效降低油耗,减少作业成本。而今年年初出台的《农业机械维修合同(范本)》有望减少维修作业纠纷、去年年初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农机维修免收企业所得税,这些都为农机维修网点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但是,虽然国家出台了一揽子利好政策,农机维修难题还是不可避免:农机维修网点多为私人所有,资金实力较弱,没有购置先进维修设备的实力;各地农机管理部门重农机产品质量和作业质量,轻维修质量的管理。为此,除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外,建议将农机维修设备纳入农机补贴范围,对经农机主管部门确定资质的、有发展前途的农机维修点购置农机维修设备实行补贴政策,促进农机维修点上规模、上档次、提升维修能力和水平。

农机维修的管理问题同样不可忽视。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刘宪写文章指出:“1998年农机化管理部门进行了机构精简,农机化司修理处被撤消,维修行业管理被委托给地方。农机维修管理全国性工作相应减少,大部分省农机维修管理机构和人员精简,只有河北、山东还保留独立机构。维修管理一度出现放任自流状态。”随着农机化的发展,农机维修的管理工作重新被提上日程。但是,基层农机维修管理工作经费缺乏,而农机维修管理的各项工作需到现场进行,维修网点分散的特点造成管理运行成本过大,给实施维修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市、县农机管理部门要积极向地方财政争取农机维修管理所需工作经费,以保证农机维修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此外,农机企业建立健全售后服务网络体系,也是解决农机维修难的途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联合收割机 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化 水稻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