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91522发展格局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白人朴

今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已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我国也是世界第二大玉米生产国,积极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对国家、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目前发展状况

玉米是我国种植最广泛的农作物,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都有玉米种植。按玉米生产机械化条件及状况大致可分为三大区域:北方春玉米区、黄淮海夏玉米区、其他玉米产区,玉米面积分别约占全国的48%、34%、18%,玉米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50%、35%、15%。

目前我国玉米生产机械化发展主要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山东、河北、河南、天津、北京、安徽、江苏等7省、市)和北方春玉米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陕西、新疆、宁夏、甘肃等9省、自治区)。这两个区域(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玉米面积约占全国82%,玉米产量约占全国的85%。全国99%以上的玉米机播和机收面积都集中在这两个区域。全国现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全在这两个区域,其中约85%集中在黄淮海夏玉米区,约15%在北方春玉米区。

北方春玉米区是我国第一大玉米产区,尤其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等省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在粮食作物中比重高(面积比重平均约39%,吉林最高达65%;产量比重平均约53%,吉林最高达73%),农业种植基本为一年一熟制,土地相对集中,地块较大,适合机械化作业。该区玉米机播水平已近8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9个百分点;但由于玉米高、粗、大、密及垄作等特点,目前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还不适应其作业要求,玉米机收发展较慢。该区2007年才有玉米联合收获机4100台,占全国48%的玉米面积,只拥有占全国15%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机收平均水平才6.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23%。玉米机收水平与机播水平相差甚大。全国玉米大省,也是人均粮食最多(近1000公斤)的吉林省,2007年玉米机播水平79.2%,机收水平才1.8%,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仅300台,每万公顷玉米面积仅保有玉米联合收获机1台。我最近去吉林调研,发现在中央惠农政策、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支持下,农机大户和基层领导干部对发展玉米机收积极性很高,要求很迫切,玉米联合收获机呈大幅增加态势。这从两方面给我们启示:一是该区是我国玉米机收难度较大、水平较低的地区;另一方面该区也是对玉米生产机械化要求最迫切,玉米收获机械化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区。需求促进发展。该区的玉米收获机械要在技术性能和机具可靠性方面下功夫,要应对和解决好高、粗、大、密、颠的难题(即,杆高、茎粗、棒大、株密及垄间作业的颠簸问题),这些问题国内外现有玉米收获机具都还不适应,要靠自主创新取得突破,积极推进发展,要靠中国人自己解决问题。该区可称为玉米生产机械化创新推进发展区。

黄淮海夏玉米区是我国第二大玉米产区,也是我国主要的小麦、玉米产区,农业种植基本上是一年两熟制,复种指数较高,迫切需要机械作业抢农时。该区小麦生产机械化水平较高,农民对农机化的接受程度较高,在小麦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重点转向玉米生产机械化。山东省上世纪末率先吹响了由实现小麦生产机械化向推进玉米生产机械化战略转移的进军号,主攻玉米生产机械化的“瓶颈”制约——玉米机收这个薄弱环节,十多年来年年举办玉米机收现场会,长期坚持,毫不放松。经过多年研制试验,目前玉米联合收获机基本上能适应农业生产需要,在发展迫切需要和政府补贴政策支持下,近几年玉米机收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2007年,该区以占全国34%的玉米面积,拥有占全国85%的玉米联合收获机,每万公顷玉米面积已保有玉米联合收获机近23台,大大高于全国平均9台的装备水平。该区玉米机收面积约占全国56%,玉米机收水平在全国率先跨过10%的门槛,已达12%,比全国平均水平约高4.7个百分点,成为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率先发展区。尤其山东省,2007年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已达16069台,占全国拥有量60%以上,玉米机收水平已达26.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9个多百分点。作为一个玉米生产大省,2006、2007年,创造了玉米机收水平分别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9.6个百分点的山东速度,在全国起到了率先推进、遥遥领先的先锋队作用。今年山东省玉米联合收获机增加到2万台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跨过30%的门槛已成定局。但由于玉米种植方式复杂多样,间作套种并存,农艺行距不一致,影响了玉米机播作业发展,该区玉米机播水平虽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比北方春玉米区的玉米机播水平低近15个百分点。玉米生产机械化尚待努力解决好农机农艺结合问题。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春玉米 夏玉米 粮食作物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