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风雨历程30载 蓬勃发展新农机


翟孝秋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邵阳市农机化事业在艰难曲折中走过了30年的历程,不断积极探索前进,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把握市场导向,即而又搭上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顺风车,一路飞速发展,彻底改变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业耕作方式,勾画出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和谐景象。

改革开放 农机发展崭新篇章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属丘陵山区,辖8县1市3区,总人口750万,耕地总面积622.3万亩,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20万亩。1978年,全市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31.1万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036台,小型拖拉机3601台,机耕(滚)船74台,农用排灌机械1.33万台。1981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公社、大队、生产队所有和经营的农业机械逐步承包给个人,集体购买农业机械减少,户营农机迅速增长。1983年开始,国家允许农民个人或联户购买农业机械,并对农业机械实行优惠供应柴油和免费培训各类农机手等发展优惠政策,充分调动了农民购机积极性,谱写了邵阳农机发展的崭新篇章。邵阳农机部门根据农民一家一户经营的实际,因地制宜,重点引进、示范、推广小型农业机械,每年组织多场多种型号的小型农业机械的现场示范表演,使水田耕整机等小型经济适用的农业机械迅速发展,逐步替代当地农民原始落后的生产工具。水田耕整机以“花一头牛价钱,实现三头牛工效”的优势逐步让农民的犁耙“下岗”,动力打稻机替代了农民的扮禾桶和人力打稻机。1992年底,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达95.06万千瓦,其中农民私有私营的占80.1%。

市场经济 农机发展鲜活动力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给邵阳市农机发展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动力,促进了基层农机部门的职能转换以及农机保有量的迅速增长。

1994年,国家取消了农用计划平价柴油指标等各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农机化发展优惠政策,邵阳农业机械的发展开始步入了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邵阳农机部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服务农业增产增收和帮助农民依靠农机致富上来。农民需要什么样的农业机械,农机部门就帮助示范推广什么样的农业机械。由此农机发展的主角渐渐从政府农机部门转变为农民,购买农业机械也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2003年,邵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02.8万千瓦,其中97%为农民自己投资购买。基层农机部门从此真正扮演起公益性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角色。

随着农用运输机械的蓬勃发展以及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的普及,邵阳市农机保有量开始快速增长。根据市场需求,1994年起,邵阳市变型拖拉机和拖拉机挂车的生产市场也迅速发展起来,至1999年,变型拖拉机生产达到顶峰,年生产5000余台,产值超亿元。1999年,邵阳市变型拖拉机、农用运输车的保有量达1.2万余台,基本上解决了邵阳农村农民运输难的问题。此外,家用多功能组合式碾米机、动力榨油机、薯类加工机械、水果打蜡分级保鲜设备、烘干机、破蔑机、玉竹切片机等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也开始走进各农户家门。二十一世纪的头几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以年均5%的速度发展。2003年底,邵阳市农机保有量已达20余万台。

国家补贴 农机发展腾飞的翅膀

2005年农业部的“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化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得以实施,重点支持邵阳市邵东、隆回等5个县市的水稻生产机械化。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为邵阳市农机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全市农机总动力近5年来以年均10%的速度高速增长。

截至2008年6月底,邵阳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已超过300万千瓦,是1978年的10倍。农机装备水平的提高,不仅表现在总量上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表现在农机装备结构和性能进一步优化。水稻联合收割机从2003年的全市不足20台,发展到2008年上半年的1500台;插秧机和多功能大中型轮式拖拉机在2005年取得零的突破,并于2008年上半年分别通过推广补贴发展到100余台和500余台。

农机化的发展有力地提高了邵阳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一是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改变了农民几千年来弯腰驼背的传统农业耕作历史;二是增加了水稻的产量并提高了水稻质量;三是减少了土地抛荒,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不萎缩,粮食生产实现稳定发展;四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进程,成为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手段;五是增强了农机抗灾救灾能力,有力地保障了农业生产高效、安全地运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拖拉机 水稻 传统农业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