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农机

中国农机化导报:确立主流的声音


麦子

一年一度的《中国农机化导报》宣传工作会议今年在山西太原召开,来自各地农机管理部门、安全监理部门、教育培训机构的领导和百余位通讯员参加了会议。今年是《中国农机化导报》由《中国农机安全报》更名改刊出版的第三年,报社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攻坚的最艰难时期。与会领导和代表建言献策,共商《中国农机化导报》发展大计。

管理部门的喉舌

农机化管理司马世青巡视员出席会议并指出,农机化宣传工作是一项关系到农机化发展全局、影响到社会舆论环境的重要工作。实践证明,农机化宣传工作的成败得失,关系到社会各界对农机化工作的认知水平和支持程度,关系到农机化行业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关系到农机化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系到农机化事业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所以,各地农机部门包括农机化管理司都将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机化宣传工作,这既是新时期农机管理部门行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又是推进农机化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舆论保障。

当前农机化新闻宣传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特点。一是多,传播渠道多。农机化宣传媒体日益多元化,既有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也有新兴的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成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新闻宣传格局。因此,农机媒体要找准自身定位,发挥我们的优势、扬长避短。二是快,传播速度快。随着互联网广泛运用,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明显加快。从日报到整点新闻再发展到即时新闻,因此信息传播从以前的以天、小时计算变成了以分、秒计算。因此要求广大农机新闻工作者要不断提高新闻宣传的实效性。三、广,传播范围更广。报纸的服务对象已经发生变化。农机化快速发展已经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专家学者、工商企业和农民的高度关注,他们都是报纸潜在的读者。马世青说,如何让他们愿意读我们的报纸,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问题。报纸需要不断拓展农机化新闻宣传的服务对象,除了及时传递政府部门的农机化管理信息,也要关注农机生产、流通、科研教育、社会各相关领域。努力引导形成有利于农机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各级农机部门要重视这份报纸、报纸也要更好的服务各级农机部门。专家学者、企业、农民要关心这份报纸,报纸也要更好的为他们服务,使报纸真正成为传递信息、助民增收的工具。

马世青提出,《中国农机化导报》应该承担起农机化管理部门的喉舌和信息平台的重要任务,首先要把握导向、服务大局。报纸是农机化行业最主要的新闻媒体之一,要始终坚持党的宣传方针和政策,深刻理解、准确把握、旗帜鲜明地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农机化发展的各项方针和政策。要紧紧围绕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深入宣传各地在推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典型做法、新经验和新成效。在解读政策和重大突发事件时要有主流的声音和权威的报道,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农机化管理部门服务。

发挥专业优势 捕捉行业热点

马世青提出,《导报》要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客观真实是新闻媒体发展的基础。实事求是是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加大对新闻通讯员的教育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报纸采编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要发挥专业报纸的特点,敏锐捕捉行业发展的热点信息和新亮点,进行整理、分析和深加工、挖掘提炼,为全行业提供前瞻性的资讯,为上级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在全面、深入、权威上下功夫。另外,做到内容贴近读者、栏目设置合理、版式活泼、文风清新。把导报办成大家喜爱、有影响力的专业媒体。

还要搞好发行、树立共同办报的理念。各级农机部门要支持导报的宣传和通联网络建设的工作。树立共同办报的理念,要踊跃为报纸提供信息和采写稿件,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将其打造成平面农机媒体中的“龙头”,不断拓宽发行领域,努力扩大读者的覆盖面。《中国农机化导报》是服务领域向农机生产流通企业拓展,向基层、向农机专业协会、农机合作社、农机作业服务公司和农机大户等农机终极用户延伸,使报纸真正成为传递信息、助民增收的工具。

农机行业的信息平台

《中国农机化导报》优秀通讯员王丰勇就如何做好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谈了自己的感受。他说,新闻宣传者要随时注意体会政策走向、揣摩新闻的角度、挖掘宣传素材,发现宣传的焦点,要做到大事、要事不漏报、不迟报,常规宣传出亮点、重点工作出新意。王丰勇表示,将以贯彻此次宣传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学习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加努力地充实提高自己,更加积极地为中国农机化导报做好通讯联络工作。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播 农业机械化 定位 专业协会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