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肥料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
微生物品种种类多、应用范围广,并能够提供或活化养分,产生促生活性物质,促进有机物料腐熟,改善农产品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改良和修复土壤。截至2018年9月,我国微生物肥料年产量在1600万吨,年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原农业部登记证的产品达5967个。微生物肥料累积应用面积3 亿亩以上,应用范围包括蔬菜、果树、甘蔗、中草药、烟草、粮食等。微生物肥料已成为新型肥料中年产量最大、应用面积最广的品种。可以说,微生物肥料具备国家战略需求特征。
国务院发布的《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促进生物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等文件都体现出了我国十分重视并推动微生物产业发展。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都将生物肥料列现代农业18项优先发展的技术之一,列入科技部发布“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和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原农业部从2006年开始设置国家土壤有机质提升试点补贴项目,政府采购腐熟菌剂和根瘤菌剂等,提供农民使用。原农业部还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并提出“化肥减量增效”的目标。而微生物肥料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使用量,修复和改良土壤,改善农作物品质,将在减肥增效的新时代起到更为广泛的作用。此外,科技部还设置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广东、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方政府还对此立项支持。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大力推广生物肥料 !微生物肥料已纳入国家“十三五” 发展规划,下一步将推动化肥的“有机替代”行动。
不仅如此,生物产业产品还享受减免税(增值税)政策,生物有机肥自 2008 年起免增值税。2014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政策的通知”和“关于简并增值税征收率有关问题的公告”,规定用微生物、微生物代谢产物、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制成的生物制品依照3%征收率。
微生物肥料发展前景可期
“土壤障碍问题的消除、土壤健康的维护以及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均需使用微生物土壤修复(改良/调理)制剂等功能特色产品。”李俊表示,近十年,由于国家对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支持,生物肥料在农业中显现出独特功效,加上生物肥料登记管理的规范与引导作用,我国生物肥料产业得到了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近几年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发展,“十三五”期间仍将以10%的年增长速度发展,原因如下:从宏观层面讲,“减肥减药”“化肥零增长”“绿色农业 (农业可持续)”和“生态农业”等国家需求,离不开生物肥料产业发展;从中观层面讲,是国家肥料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发展包括生物肥料在内的生物产业的支持,需要研发应用生物肥料产品;从微观层面讲,生物肥料所体现的不可替代的功能特性所决定,需要推广生物肥料的应用。
国家“十三五”生物肥料的发展规划还指明了微生物肥料下一步研发方向,即突破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创制和推广一批高效固氮解磷、促生增效、新型复合和专用的绿色生物肥料新产品;加快研发污染土壤的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重金属污染土地的生物固化与生物修复技术、以及土壤农用化学品残留组分的生物消减(消除)技术,创制土壤生物修复新产品,集成配套技术体系,建立土壤联合修复的技术模式,逐步消除土壤污染物,改良和修复土壤。对此,南京农业大学原副校长、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沈其荣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一是高产、抑病和解毒型土壤微生物区系特征与调控;二是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群落演替与物质偶联;三是采用土壤组学与同位素示踪相结合;四是功能微生物细胞生物学研究。
对于微生物肥料产业发展目标,李俊认为:一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要进入国际前沿水平;二是在规模、效果方面,继续扩大规模,提升耕地质量及农产品品质,争取占肥料总量的20%左右,应用面积在4亿亩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5-8个百分点;三是在新型产品研发方面,提高效果及质量,优化产品结构,发展新型功能的生物肥料产品,年总产量达3000万吨;四是在平台、体系 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方面,要形成行业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平台。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z/hf/2018-10-29/hf_7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