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氮肥困局如何破?


编者按

自2012年开始,氮肥市场就持续走低,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国内氮肥行业连续5年在困难中前行。尽管从2016年四季度开始市场价格回升,但行业运行困难的整体状况并未根本改变。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1~8月国内合成氨、尿素产量同比降低10%~15%;利润总额同比扭亏增盈,但自5月份起连续为负值,8月份当月亏损14.6亿元,已与去年同期相当,1~8月亏损面依然高达40.8%。以尿素为例,尽管产量同比降低,但产能依然过剩,加上表观消费量同比降低、原料成本上升、出口量同比大幅降低,大部分尿素企业的日子如履薄冰。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8月统计氮肥企业250家,其中亏损企业102家。协会负责人在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连续亏损已经让氮肥企业亏不起了。不过,在同样的产能过剩、成本上升、环保压力的大环境下,灵谷化工、鲁西化工、心连心、华鲁恒升、联盟化工等企业敢于创新,取得发展先机。

以专注专业著称的灵谷化工在获得规模效应突出、技术装备优越、财务负担轻、资源综合利用率高等明显优势后,企业依然采取稳健的发展战略,继续聚焦氮肥行业,将合成氨技术做精做深,这种做法值得学习。华鲁恒升创造的循环经济柔性多联产模式,不断完善原材料利用、“三废”利用和热能利用“三大网络”,对废料吃干榨净以降本增效,企业尿素产品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10%以上。2016年尿素市场价格下降,在许多企业大幅亏损、被迫停产的情况下,华鲁恒升依然能保持可观的利润,是创新为企业赢得了生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氮肥行业新旧动能转换正当其时,行业转型发展需要点燃创新的思维。记者认为,典型大氮肥企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创新实践、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调研成果可为氮肥行业破局提供思路。

化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研小组在调研中了解到,湖北三宁、鲁西化工、沧州大化等企业果断淘汰落后产能,华鲁恒升、灵谷化工、心连心通过技术升级优化落后产能,从节能降耗中要到了效益;华昌化工、中原大化发挥优势拓展产业链,在“坚持氮肥,走出氮肥”中独辟蹊径;昊源化工、心连心等通过联合协作,对传统尿素改性增效,破解产品同质化瓶颈,提升产品竞争力。这些企业的做法值得借鉴。

破局路径一:

向落后产能开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氮肥 化肥 连续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