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资栏目 > 化肥

农田中氮肥的去向


(一)氮肥的去向 

  氮肥施入土壤后有三个去向,一部分氮素被当季作物吸收利用,一部分残留于土壤中,另一部分则离开土壤一作物系统而损失。残留于土壤的氮素,尽管对当季作物没有贡献,但可保持土壤至少水平并为后季作物种类、环境条件、施肥时期及方法等而变化。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竞争的关系,一个去向的比例增大,另两个去向的比例就会减小。粗略地说,作物当季吸收利用一般为30~50%,氮素损失可达20~60%,土壤中残留约25~35%。


  (二)氮肥损失的途径 

  氮肥损失主要通过淋溶、径流和气态氮逸出三种途径。气态氮损失包括氨挥发和反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的主要产物是氮气和氧化亚氮气体。

  在稻田土壤中,淋溶损失一般很少,氮素主要通过氮挥发和反硝化作用而损失。在旱地作物的土壤上,除气态氮损失外,淋溶损失也不可忽视,特别是在雨量大、土壤质地较轻的地区。大雨、暴雨或不适当的灌溉,可能会造成氮肥的径流损失。显然,丘陵地区的径流损失比平原地区严重。植树造林、修筑梯田、合理灌溉,都可减少土壤和氮素的流失。

  氨挥发损失在碱性条件下易于发生,因此,石灰性或碱性土壤上的氨挥发比酸性土壤上严重得多。反硝化作用需在嫌气条件下进行,故水稻田中的反硝化损失一般比旱地上大。温度高既能促进氨挥发,也有利于反硝化作用的进行。

  氮肥损失量和损失途径与土壤性质,耕作载培制度、气候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也受到农业措施的影响。搞清氮肥损失途径后,有利于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三)氮肥的利用率 

  测定氮肥利用率的方法有两种,示踪法和差值法。用示踪法测定氮肥利用率时,需施用15N杜绝记肥料。作物吸收的15N量占施入15N量的百分比即为氮肥利用率。用差值法测定氮肥利用率时,只需施用一般商品氮肥,同时要设置无氮区,即不施氮肥的试验区。施氮区与无氮区之间作物吸氮量之差占施入氮量的百分比,即为差值法测得的氮肥利用率,通常称为表观氮肥利用率。

  一般表观氮肥利用率的数值大于示踪法测得的氮肥利用率。根据不同的研究、探讨对象,确定采用何种方法测定。例如,在确定氮肥施用量时需测定表观氮肥利用率,在厂家氮肥的去向时需用示踪法测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化肥使用技术 氮肥 硝化作用 淋溶 径流
下一篇 :返回列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