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三农人物

“种肥”合作模式引起全国关注


本报讯 日前,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并引起国内各大报刊、电台、网络等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在农业领域乃至全国引起强烈的反响和共鸣。新华社、《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工商报》、《中国化工报》、《农资导报》、《中华合作时报》、《大众日报》以及山东卫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大众网、中国化肥网等众多媒体争相报道。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资源缺乏系统整合,科技力量难以联合攻关,条块分割,互不搭界,单打独斗,造成了力量的分散和资源的浪费。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走协作融合的路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良方妙药。袁隆平院士从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角度,提出了通过强强联合实现杂交水稻良种良法的科学配套,形成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联合攻关的崭新平台。袁隆平院士倡导的良种良肥强强联合,科学配套,给人们更多的是创新启示。实现优势互补、联合攻关、群力推广,将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赢得时间,节省成本,取得实效。合作才能共赢。共同的社会责任,使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牵手同行,这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和有益的尝试。

有关专家和学者分析后认为,这种模式,虽然在涉农领域取得了广泛的认同,但实施起来颇有难度。究其原因,是在利益的驱动下,不同的利益主体难以形成共同担当的社会责任。当务之急是,涉农部门和企业必须以全局的视野、创新的理念、务实的态度,形成共识,进一步打破条块分割的僵化模式,进行有效的突破、大胆的尝试,寻求适合中国农业实际的研发攻关、良法配套、全面协作的新路子。这是中国农业实现良种、良肥、良法配套,集体攻关,创新全球农业高产纪录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国家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与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合作,将有力助推杂交水稻“种三产四”丰产工程的全面提速。这不仅是农业合作模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一次唤醒中国农业科学配套的大胆实践,具有广泛的示范意义。

(刘若帆 吴令然 秦兴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化肥 农业资源 取得实效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