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药信息

打听来的配方掺和出农药


  这时一起令人吃惊的生产伪劣产品案:涉嫌生产不合格农药182160袋,价值人民币442046元的犯罪嫌疑人张某,竟是从别人那里打听来的配方,购买原料简单搅拌就包装成了“农药”。

  近日,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检察院对此案提起公诉。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告诉记者,这批伪劣农药包装大部分是假冒的不说,有的厂名还是张某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库房暗藏伪劣农药18万袋

  去年5月,永川警方和工商执法人员在联合执法中发现,在永川一处并不起眼的建筑库房内,堆积着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农药产品。

  经清点,该处共藏有农药500件,共194160袋。后经鉴定,其中182160袋农药产品属不合格产品,价值人民币442046元,涉及6个生产厂家的甲霜灵、代森锰锌、链霉素等14种农药产品。

  警方经立案侦查,最终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该库房的承租人张某身上。

  据悉,张某谎称自己要生产清毒剂,租到这处闲置的库房。但平时,他用布把库房门窗遮得严严实实,还借口里面有细菌,一概不允许小孩、客人进屋。但据周围人讲,屋里散发出的味道很像农药。

  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一度闻风而逃的犯罪嫌疑人张某最终向警方自首。

  配方靠打听厂名自己想

  据检察官介绍,张某生产农药既没有取得产品所属企业的授权或委托,也没有办理营业执照和生产许可证。他的生产流程更是奇怪:先买的包装,再购的原料。而这又是为什么呢?

  原来,他手里一个配方都没有。所谓的配方,是他从河南郑州一农化市场买到假冒包装袋和纸箱后,拿着包装袋找到农化原料销售人员打听来的。有了配方,张某就“按图索骥”购进原料,并在郑州就近找到加工厂简单搅拌加工,再运回永川装袋装箱。

  张某生产的农药,里里外外都是猫腻。包装是假冒的不说,部分袋子上印的厂名甚至还是张某自己“想”出来的。更“有才”的是,他还设计了部分商标。而张某还狡辩说,自己当时想过,如果效果不错,以后再创立自己的品牌和公司。

  据悉,永川区检察院已与该区工商、农委、公安等部门建立涉农执法衔接机制,本案得以及时移送司法处理,正是得益于该机制。

  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告诉记者,永川区检察院现已向该区农委等有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反馈办案情况并建议对全区农药使用情况实施执法排查,并加大农药鉴别知识宣传,避免农民群众被假冒伪劣农药所害。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细菌 链霉素 农民群众 处理 农药打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