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峰
在女儿的床头看到了《萧红经典作品集》,就和女儿谈起与萧红有关的话题。女儿说她喜欢萧红的组诗《沙粒》里的一段话:“从前是和孤独来斗争,而现在是体验着孤独,一样的孤独,两样的滋味。”
自古以来,没有人能够摆脱“孤独”的困扰。“情到深处人孤独”必须是有了“情深”的感受;“灵魂的孤独”那是精神世界升华到一定层面后的“高处不胜寒”。
其实,人的孤独感是与生俱来的,从人类进化的源头看,人虽然是同类同族同形的群居动物,但生命的神奇之处恰巧在于当每一个个体生命降临于世,你却找不到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
也就是说,每个生命实际上都是以“独孤”的形式存在的。“性相近,习相远”,导致人在成长过程中的心性与思想千差万别,以至于即使是同类人,个体生命终究还是会感觉到孤独。
于我而言,孤独与孤独感依然时时存在,只不过孤独与孤独感早已蜕变了它们本有的颜色。年轻时因为阅历尚浅,对世界的认识不够,对幸福快乐的认知只停留在物欲层面的拥有。所以,我和大家一样都是在拼命追求,对物质,对财富,对情感,对一切总是紧抓不放,生怕一松手就没了。
然而,一旦达不到自己预设的目标,就会独自一人被痛苦、绝望所吞噬,孤独与孤独感便如影相随。
其实,现在回过头看,那时候的孤独并不是真正的孤独,那其实是我们用尽力气也难挣脱的形体层面的欲望带来的“孤单”。
现在,“孤独”对我反而是一种成全。因为孤独是我自愿离开人群,独自一人与自己相处。它能使人自动更新自我,甚至重生,完全可凭着己意开始或是结束。它能使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唯我独尊,随心所欲”。
身处孤独的时光里,或阅读,或写作,或练字,或干脆什么都不做,只是尽情发呆。当然也可以打开门出去走走,或自驾到郊外听听花鱼虫鸟的声音。人生需要这样的孤独和自由,可随时启程,随时回归,彻底将孤独变成一种享受。
有了孤独的时光,就有了沉淀自己的机会,它能让人在静默中升华自己的思想,在朴素中自然流淌真诚的情感。自此,生命反而宏阔、豪迈起来。这才是生命经过千锤百炼后本我意识的守定,是人生洗尽纤尘后归于平静的精神返璞。
年轻时的孤独对年轻的我是一种折磨,而现在的孤独对现在的我是一种人生的惬意。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我被孤独驾驭,后者则是我学会了与孤独相处:一种孤独,两种滋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news/13/2018-06-24/137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