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长江中下游将恢复1500平方公里“水下森林”


  当全球都在关注陆地森林系统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时,12月22日在武汉启动的一个项目却另辟蹊径,提出恢复长江中下游的“水下森林”——湖泊中的水草,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对长江流域水资源和淡水渔业的影响。

  12月21日,在“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项目的支持下,WWF(世界自然基金会)、湖北省水产局、安徽省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共同启动了“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示范项目”,计划在未来的4年里,通过在50个湖泊开展水闸生态调度、灌江纳苗、生态渔业养殖模式培训和推广,恢复至少1500平方公里“水下森林”,使长江中下游湖泊中3000平方公里水体的沉水植被覆盖率恢复到50%以上,在改善长江中下游水生生态环境、推动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增强长江流域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天然湖泊中丰富的水生沉水植物素有“水下森林”美誉,不仅可以净化水质,抑制蓝绿藻暴发,还具有很强的固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功能。20世纪中期以来,受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流域众多湖泊水生植物遭到严重破坏,不但危及鱼类的繁育和生长,在气候变暖和湖泊水体富营养化的背景下,还容易导致蓝绿藻暴发与饮水危机。

  WWF“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计划中国项目主任王利民博士表示:“如何恢复以水生生物为主体的水生生态环境,尤其是水体中的沉水植物,保护水生生物的多样性,缓解全球温室效应,这将是一项非常富于开创性和战略意义的工作。”

  该项目的实施也将有助于长江淡水豚和其他珍稀水生生物的保护,推动建立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网络。世界豚类保护专家、中科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王丁博士表示:“因为持续发生的长江流域干旱和暖冬事件,造成长江及大型通江湖泊鄱阳湖、洞庭湖的超低水位和局部水质污染加剧,这给长江豚类造成了致命威胁,恢复长江流域水生生态系统,对白鳍豚和江豚的生存意义重大。”(易蓉蓉)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森林 气候 气候变化 植被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