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新闻 > 农业科技

吉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获新突破


  吉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获新突破 集信息素技术成小蠹虫克星

  小蠹虫是世界性森林害虫。近日,吉林省林业部门在与加拿大有关林业部门合作研究的基础上,成功研发出利用聚集信息素监测与防治松小蠹的仿生技术,平均监测准确率达98%以上,防治效果达87%以上,已挽救3.13万公顷的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云杉等森林资源。

  小蠹虫属鞘翅目,是一种松林次期害虫,其繁殖速度快、活动隐蔽,严重发生时常可造成林木成片枯死。近年来,吉林省中东部地区小蠹虫发生普遍、危害严重。

  2000年,吉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与加拿大太平洋林业研究中心签订了《中加松小蠹信息素应用技术合作研究》协议,展开了监测与防治小蠹虫的科技攻关。吉林省林科院率先利用聚集信息素研究了小蠹虫的发生规律,将以往的定性分析升华为定量分析,准确测定出该害虫飞扬高峰期和飞扬期的持续时间,确定了其飞扬曲线,为监测与防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通过林间生物测定,根据林业生产实践的需要,确定了引诱效果最佳的聚集信息素配方,既可以用于监测,也可以用于防治。

  据介绍,聚集信息素是利用小蠹虫危害树木时产生的树木挥发引诱物质和小蠹虫分泌的招引物质,按不同的分子结构进行合成和配比,并利用缓释包装技术,使信息素缓慢释放,为小蠹虫聚集、求偶、交配提供全面信息。然后,把这种信息素放到特制的诱捕器里,小蠹虫飞进去就会被诱捕。

  据长春市净月潭国家级森林公园的一份示范报告显示,吉林省林科院在这里设立示范区后,小蠹虫虫口密度减退率为94.35%,有虫株率减退率为87.2%,被害梢减退率为88.53%。

  在应用聚集信息素监测与防治松小蠹的基础上,吉林省林科院又开发了适用于落叶松八齿小蠹、云杉八齿小蠹、横坑切梢小蠹等蛀干害虫诱芯和诱集方法,在一个扬飞季节里,每个诱捕器可以诱集云杉八齿小蠹1200头以上、落叶松八齿小蠹5000头以上。

  据了解,目前,这项新技术已在吉林省延边、通化、吉林三个地区推广应用,还在黑龙江、辽宁、大兴安岭等省区进行了示范和推广,面积达到3.13万公顷,挽回林木蓄积量37.5万立方米。(王英敏 石明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林业 落叶松 云杉 树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