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点点手机就能智能生产


刘笑非

什么样的工厂,甚少工人进出却又井然有序?是什么样的场景,让进厂参观的人都大呼新奇?海南省澄迈县小伙冯琪平给出的答案是:种蘑菇,建蘑菇工厂。

去年,冯琪平投入千万元在澄迈县金江镇建起了一座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利用全自动化生产线搞起了秀珍菇、杏鲍菇种植。不到一年的时间,他的蘑菇事业便站稳了脚跟,闯出了市场。

在金江镇的养殖业和餐饮业界说起冯琪平,几乎无人不知。这个谦逊的80后小伙子靠着踏实努力,建起了当地规模数一数二的白莲鹅养殖基地。

但在去年,这个澄迈县的明星养殖户却发现了新的商机。“偶然一次看到电视上播出安徽省有人把蘑菇做成了亿元大产业,我的兴趣一下子就起来了。”随后,冯琪平便只身一人去了安徽学种蘑菇,并坚定了在澄迈规模化种植蘑菇的想法。

在还没有人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澄迈,想建工厂买设备打造规模化产业,不仅需要大投入,还意味着冒险。为此,冯琪平将“全部家当”千万元资金投入蘑菇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请来了在安徽学习时的老师,量身定制了一条自动化蘑菇生产线。

位于金江镇山口责任区善井村的蘑菇种植基地,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一片整齐划一的厂房,但厂内乾坤却让许多从事过农业生产的人都感到新奇:从菌种培育到菌包生产,从温度控制到生长过程,种植基地实现了生产环节的电脑操控,连冯琪平自己都笑言,“在家点点手机便能完成蘑菇生产”。

固定比例配比的原料、全自动的菌包生产线、数十间恒低温培育室、视频监控蘑菇生长、人工只介入采摘环节,在2015年,由海南省农业厅组织赴厦门如意情集团考察金针菇产业时,其先进的全自动生产线让考察团印象深刻,而如今冯琪平的“蘑菇工厂”生产线与其如出一辙。

冯琪平说,区别于传统的种植方式,用现代机械化的方式种出来的秀珍菇、杏鲍菇不仅保质期更长、几乎不受气候环境影响,品质也更稳定,有市场优势。

如今冯琪平的生产线已经能日产秀珍菇、杏鲍菇2000至3000斤,其中秀珍茹6元/斤,杏鲍茹5元/斤,日产值1.6万元到2万元。工厂建设的21个冷库和6个大棚也能满足目前的产量。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蘑菇 养殖基地 农业生产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