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三项目入围科技进步奖建议授奖目录


张桃英

7月31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国家技术发明奖评审委员会、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建议授奖项目,其中,三个农机科研项目被建议授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这也意味着,“4YW-Q型全幅玉米收获机自主研发自行转化推广”等项目获奖几成定局。

这三个项目分别是由天津富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4YW-Q型全幅玉米收获机自主研发自行转化推广”,由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河南豪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和山东理工大学联合完成的“北方一年两熟区小麦免耕播种关键技术与装备”,以及由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和镇江世纪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完成的“温室关键装备及有机基质的开发应用”。

记者发现,上述三个项目是本次评选过程中所有通过初审的农机化项目,结果悉数入围建议授奖目录。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在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前夕,这个喜讯,无疑成为农机科研工作者献给祖国母亲和大会召开的一份厚礼!

农业机械化领域近年来更是硕果累累:2006年,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主持完成的“马铃薯加工成套技术装备研发”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由吉林大学主持完成的“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项目,摘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07年,江苏理工大学赵匀等人完成的“高速插秧机的机构创新、机理研究和产品研制”项目获得2007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江苏大学等单位完成的“潜水泵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项目获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为农机科技创新与研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作出最佳注脚。2008年,由新疆农垦科学院农机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棉花精量铺膜播种机具的研究与推广”和由青岛农业大学主持完成的“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与应用”再度将2008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收入囊中,续写了农机化科研的壮丽篇章。

时至今日,农机“代表队”愈战愈勇,一举将三个项目送上了领奖台。消息传来,业内人士无不欢欣鼓舞。专家表示,近年来,我国的农机化科研工作保持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涌现出一批质量高、效益好的科技成果,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从农机化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分析,我们既看到了我国农机化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良好态势,也看到了我国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可喜局面,二者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必将沿着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取得新的更大成绩,尤其是在今年中央将购机补贴资金增加到130亿元这一重大利好的刺激带动下,有望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转化 玉米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