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促进农机化技术推广向纵深发展


江洪银

去年,安徽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各级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紧紧围绕省政府开展的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及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等重要决策部署,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着力做好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试验示范和推广。

全省共建部省级水稻育插秧示范县22个,油菜机械化示范县9个,玉米机械化试点县11个,并安排5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玉米收获机补贴。各地通过扩大示范、加强培训、绩效考核、叠加补贴、大户带动等举措,创新推广模式,强化行政推动,实现了薄弱环节机械化的超常规发展。全省水稻机栽面积达128.8万亩,同比增长75%;玉米机收面积96.2万亩,机收率8.4%,同比增长4.4个百分点,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油菜机播、机收也呈现较快发展态势,新增油菜播种机160多台,油菜收割机305台,同比分别增长8倍和17倍,机播油菜18.9万亩,机收油菜5万亩。

在发展粮油生产机械化的同时,安徽的山特产品机械化技术推广也取得显著成效,省农机推广总站先后举办了农副产品保鲜机械化技术和农产品干燥机械化技术研讨培训班,积极开拓农机技术推广新领域,皖南和大别山区以茶叶为代表的山特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迅速。全省茶叶成套加工机械保有量达到12万台(套),年加工茶叶6.2万吨。黄山市去年新增茶机7800台套,茶园生产机械2300台,切实提高了茶叶综合生产能力。歙县、宁国等地积极推广经果林植保、山核桃脱脯、菊花烘干等特色农产品生产与加工机械,受到政府重视和农民欢迎。

2009年,安徽省将紧紧围绕小麦高产攻关、水稻提升行动、玉米振兴计划和油菜恢复性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组织实施好省、部级重大农机推广项目;因地制宜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培训指导工作;进一步强化基层农机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创新运行机制,为促进全省农机化实现跨越式发展继续发挥开路先锋的作用。

加强农机化科技创新和适用技术推广普及,大力推广节油、环保、高效复式作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注重处理好水稻栽植、玉米收获、油菜播收等单一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和生产全过程机械化的关系,处理好主要粮油作物生产机械化和其他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的关系,处理好山区、半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之间,富裕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促进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的全面发展,促进各种作物、各个环节、各个区域的生产机械化的协调发展。

在旱作区着力做好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继续加大小麦“两深一精”和玉米联合收获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力度,建设好9个小麦“两深一精”技术示范县、11个玉米生产重点县。抓好大中型拖拉机、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旋耕施肥播种机的普及,兼顾杂粮等作物机械化技术试验示范。在水稻产区主推水稻机械化育栽技术、油菜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并选择水稻、油菜秸秆还田技术为突破口开展试验示范。建设好25个部省级水稻示范县和8个省部级油菜机械化生产试点县。力争新增插秧机5000台,保有量达到9000台,机插秧面积达到240万亩。在山区突出特色农机化技术,把山特产品综合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作为主攻方向。稳步推进农产品保鲜、产后粮食干燥技术的发展。在进一步巩固茶叶加工机械化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山特产品生产和加工机械化技术。同时加大常规机具和农机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不断扩展农机推广新领域,推进小麦生产机械化的技术升级,优化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配置,关注畜牧水产养殖业、经果林业机械化技术,开展“耕水机”试验示范、畜牧养殖业机械化技术调研和学习交流活动,围绕设施农业开展微耕机技术示范,围绕经果林中耕、修、剪,开展气动剪枝机械化技术示范,围绕农机节能减排开展农机节油技术示范等,逐步向大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综合服务延伸,推动跨地区、跨行业推广机构之间的横向协作,实现农机推广协调发展。

抓好重大农机化项目实施。重点实施省、部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淮平原区秸秆还田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安徽稻麦生产农艺农机双适应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和省、部油菜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以及农机富民工程—农机节油新技术推广项目。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油菜 水稻 玉米 小麦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