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肖鸣祥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常年稻麦种植面积580多万亩,秸秆年产量530多万吨。为有效利用秸秆资源、培肥地力、减轻环境污染、引导农民变废为宝,近年来,我市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按照循环再生的要求,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特别是2008年,我市还在城区周边设立禁烧区,出台禁烧令,全面推广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达90%以上,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

不懈努力获突破

小小秸秆成了成了老百姓头痛、政府犯难的大事,长期以来,焚烧屡禁不止,总是找不到好“药方”治理,关键在疏的渠道不畅。扬州市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今年取得突破。

1.积极探索技术。市农机部门与农林部门密切配合,以项目为载体,积极试验探索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在初步掌握的基础上,扩大示范面积,进一步完善和熟化该项技术。同时,市农机局还与市农科院、扬州大学联合建成全量麦秸秆机械还田轻简稻作技术研制与示范项目,形成了一整套技术操作规程,这一技术被科技部门作为成果转化在全国推广。

2.布点试验示范。三年前,市农机局首次在我市公道镇河东村布点试验示范,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效果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认可。2006年又进一步扩大到河西、埝桥等六个重点村。省农机局在该镇召开了全省秸秆机械化还田现场会,并将其列为省级秸秆还田示范乡镇。2007年,全市在5个农业县(市、区)全面示范,今年我局在瓜洲镇运西村选择了一块近300亩连片种植的麦田作为示范点,市政府在该点组织召开了全市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现场观摩会,农业部、相关省(市)的专家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分管领导等200余人现场观摩了收割、全量还田、插秧等机械化作业过程。

3.强化宣传发动。近年来,我局每年都组织开展“兴机富民服务三农”的农机科技下乡活动,其重要内容之一就是组织多台秸秆还田机械、插秧机等赴各地巡回演示,扩大影响,提高老百姓的认知度。同时与新闻媒体联手在麦稻收获期间,制作专题节目进行广泛宣传。今年5月,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大会,出台了《关于认真抓好农作物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的意见》。同时,市政府分管领导发表电视讲话,印制禁烧通告发放到乡镇村组户,通告入户率达98%以上,使广大农民了解秸秆还田的好处。

4.落实扶持政策。为加快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进程,市政府出台了相应的扶持政策。对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实行补贴奖励,标准为10元/亩。同时,各区相应配套了资金。在此基础上,有的乡镇还对购买秸秆还田机械的农户每台补助500至1000元不等。

5.搞好技术服务。每年夏秋季节前,市农机局都要组织多名技术人员分赴各县(市、区)举办培训班,对农机技术指导员、村组干部、农机手和农民群众进行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培训,帮助基层群众掌握秸秆机械化还田的技术路线和操作要领。秸秆还田期间,市农机局还组织多个技术指导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指导农民正确使用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技术。多年来,全市未出现一起因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引发的矛盾。

6.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顺利实施,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市长为组长的秸秆禁烧及机械化还田工作领导小组,同时,明确了各部门的职责。市、县(市、区)、乡(镇)政府将秸秆禁烧和机械化还田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层层建立目标责任制。

科学实践得真知

经过今年来的实践我们认为,只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综合利用资源,秸秆麻烦就能破解。

技术路线是基础。必须要有一条完整成熟的适合本地区推广的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路线,要根据种植方式的不同,形成多条集成技术路线,如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插秧集成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抛秧集成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水稻旱直播、水直播集成技术,秸秆机械化还田与机播小麦集成技术等。

还田机械是前提。要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械,特别是与55马力以上大中拖配套的秸秆还田机械,培植农机大户、种田大户以及农机服务组织等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和秸秆还田机械,鼓励他们采取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等一条龙服务。

布点示范是抓手。点的示范可以影响、带动、辐射周边村组,每个村都要建立大小不等的示范点、示范方,通过现场演示会等方式组织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综合利用 农民群众 田间地头 强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