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明 张桃英
陈阜,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农业资源环境分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项目专家组成员。1991年于北京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教。主持和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农业部专项等项目20余项;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获2002年度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2005年度全国农业科技入户工作先进个人”。“十五”期间,主持完成国家攻关项目“华北地区持续高效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与示范”“主要农作物优质高效发展技术对策”等,以及欧盟项目“面向全球化的中国农业技术与政策决策支持研究”。从2005年起,主持承担科技部“粮食主产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 2006年,农业部将继续新建和扩建一批保护性耕作的示范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必将迎来崭新的历史阶段。日前,记者采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副理事长陈阜,请他从耕作技术发展历史趋势的角度谈一谈如何看待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问题。保护性耕作 有三方面的积极意义近些年来,陈阜教授非常关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情况,并且亲自主持了一些有关保护性耕作的研究与技术示范项目,谈起保护性耕作,他显得非常在行。“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我们研究室就一直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90年代后期,保护性耕作在我国重新受到重视,陈教授分析主要是因为生态环境保护、农田保护日益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同时,人们对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机械化实现省工省力的问题也越来越重视。此外,从国内和国外的情况来看,土壤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从多耕到少耕和免耕。“这是一个基本的发展趋势。”陈教授告诉记者,保护性耕作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一是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减少地面翻土裸露;二是目前所搞的保护性耕作与机械化相结合,可以省工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三是保护性耕作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转移具有相当大的贡献。他举华北平原地区为例,自从采用了少免耕技术以后,在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的投工数,比最传统的做法大概减少了一半还多。以前在华北地区一个农民在同一亩地的小麦玉米生产过程中需要近30多个工,而目前需要10多个。华北地区的农民在收完小麦后种玉米,一般也就是用3天时间,这在80年代是不可想象的。推广效果为什么不令人满意在肯定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积极作用后,陈教授向记者表达了他的一个看法:从整体情况看,目前保护性耕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进度仍不能让人满意,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他看来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技术层面来看,首先是国产机具的适应性和制造质量还存在较大缺陷,“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另外,国内目前普遍存在的小规模的农户生产,种植模式和种植制度非常多样化,种植规格也没有统一的标准,造成机具配套比较难,也难以实现农艺与农机的一体化,“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此外,他认为,在保护性耕作研究和技术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对保护性耕作的理解和应用还有偏差。首先,保护性耕作是耕作模式的一种,它不是唯一的,不是所有的地区,所有的条件都能够应用保护性耕作,这需要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承认保护性耕作是一种先进的耕作技术,但不是说它可以适合任何条件和地区”。第四个原因,他认为是政府的技术补贴力度不够。保护性耕作从本质上讲不是一项增产技术,而属于一种环保技术,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主要由国家拿钱来对农民进行补贴,农民才愿意采用。“国外推广这种技术的过程中,都是有补贴的。我们目前只是做了一些示范点,真正的生产层面的补贴,目前还没有。没有补贴,农民就没有积极性。”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3/2006-8-16/238204.html
上一篇 : 安徽农机专家座谈小麦高产攻关
下一篇 :高招迭出 无锡打造特色农机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