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从远古走来的“五谷”



  绘图:刘念内容整理:何烨
  ntent
  style="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top:
  0px">
  《论语》中有一句话叫:“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说的是一个懒人就没有辨别事物本质的能力,进而形容一个人的懒惰。因为古时大多数人都是农业劳作,不去劳动的人,到了农田也就不认识五谷长什么样子,尤其幼苗小时候样子有点相似。那么,什么是“五谷”呢?《孟子·滕文公上》中有:“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赵歧注:“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而《周礼》中说:“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郑玄注:“五谷,麻、黍、稷、麦、豆也。”这其中稻就是我们所说的水稻、大米;黍,俗称糜子;稷,又称粟,俗称谷子;麦,俗称小麦;菽,俗称大豆;麻,麻子,主要用来榨油、做衣服。这里插一句,中国古代先民很早就掌握了使用植物类纤维来制作衣服的技术,因此有些影视剧中演到中国古代先民,一幅披头散发,身上披着几块破布的模样,那绝对是瞎编的。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关于“五谷”的说法,其中4个是相同的,不同的只是一种有稻而没有麻,另一种有麻而没有稻。麻子虽然可以供食用,但是主要是用它的纤维来织布。谷指的是粮食,前一种说法没有把麻包括在五谷里面,比较合理。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南宋以前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在北方,稻是南方作物,北方栽培的有限,所以五谷中有麻而没有稻,也有可能。而且古代典籍中的数字一般都不是实指,很明显,稻、黍、稷、麦、菽、麻就是当时的主要作物了,所谓“五谷”即泛指粮食作物。
  水稻
  ——中华民族永远的辉煌
  稻获空云水,川平对石门。寒风疏落木,旭日散鸡豚。野哭初闻战,樵歌稍出村。无家问消息,作客信乾坤。
  ——杜甫
  水稻是至今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生,稻谷的驯化和稻作农业起源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中国先民为全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根据植物考古学的研究,目前已找到最早的栽培稻遗存就在今天的江西省的万年县仙人洞遗址,时间是距今一万两千年前,但很可惜这还不是真正完整的稻粒,而是科学家从土壤中提取的石化的植物细胞,进行的识别。但是近十年,科学家在浙江浦江上山遗址中的发现了一万年前的炭化稻米,同时还在陶片和红烧土中发现了稻壳,证明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稻谷的关系已经非常密切了。
  另一个关于稻谷的有意思的考古根据是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它离世界著名遗址河姆渡遗址的距离只有七公里,“河姆渡”在世界考古学界中被看作是稻作农业的起源地,但是遗址发掘的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而当时我国的考古技术不足以发现稻作农业的遗存,所以时间相近、地点相近的田螺山遗址就具有了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几年,科学家用最新的浮选法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谷,同时还发现了其他很多可食用的谷物,比如菱角和橡子。橡子在考古学中非常有价值,因为它是一种野生的树上生长的植物,它的养料成分、保存条件和生长季节与谷物非常相似,所以在农业起源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在大量谷物食用和保存之前,古代先民总有橡子采集和保存的很短的一段时间的历史。但是橡子一是口感不好,二是有毒,三是不好消化,所以这间接证明了田螺山以及河姆渡时期,我国的稻作农业没有想象中那么发达,生产的稻谷不足以养活当时的人口,还需要橡子作为补充。
  真正稻作农业生产体系的建立是在浙江余杭良渚文化时期,距今5300~4000年。在良渚古城中发现的一个大坑中,炭化稻米的重量折合今天的稻米达到了13吨,而且从良渚古城的遗址规模看,必须是有相当的粮食生产能力才能支撑起良渚文化的繁荣。
  小麦
  ——最为传奇的谷物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白居易
  小麦起源于西亚,后成为诸多古代文明的粮食作物。距今4000年前后小麦传入中国,在汉末取代小米成为北方旱作农业的主要农作物。最终形成“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大豆 小米 稻谷
 1 2 3 下一页 尾页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