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来源: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于1967年用“高原 4号”作母本,“高原3号”作父本杂交, 1972年育成并命名, 1973年开始推广, 1978年经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继续推广。
主要性状:株型直立,株高80cm左右,茎绿色生长势强;叶绿色,复叶大,侧小叶4~5对;花序总梗浅绿色,花冠白色,雄蕊黄色,柱头 3裂,花柄节无色天然不结实:块茎椭圆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块茎大而整齐,结薯集中;半光生幼芽基部椭圆形、紫红色,顶部钝形、浅紫色,块茎休眠期特短,耐贮性中等。中晚熟,生育日数 120天左右;蒸食品质中等;加工品质:干物质20.9~29%,淀粉14.2~18.3%,还原糖 0.2%;粗蛋白质 1.53%,维生素 C7.7mg/100g;轻感晚疫病,较抗环腐病,较耐涝;在西北高原水浇地,667平方米产量为 2500~3000kg,高产可达4000kg,旱地1500~2000kg。
适种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南等地也有栽培。
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高产、结薯早,要求施底肥、水肥条件好的地块,提早进行田间管理;植株粗壮,宜于等行距种植,水地密度 667平方米3300~3500株,旱地 667平方米3500~3800株;块茎休眠期特短,适于二季作区栽培,播前需催芽处理,以打破休眠期,促进苗齐;块茎表皮薄,易受伤,愈合慢,收运时注意减少碰伤。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shucai/52/2008-12-29/7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