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水果种植技术 > 枣树种植技术

台湾印度枣的栽培种植时期与方法


    1 时期 通常于2~3月定植(南部无霜害地区可提早在12~2月定植),成活率高,生长良好,能当年开花结果。翌年果实采收后,再于2~3月间嫁接优良品种。

    2 密度 适度密植可按(1)3m×4m,666.7m2植55株;(2)3m×5m,666.7m2植44株;3年后可变为6m×4m和6m×5m两种方式。

    3 实施混植或间植 因印度枣雌蕊柱头(具有后熟性)与雄蕊花粉的成熟速度不一致,所以种植主栽品种时还需混植或间植1~2个其它品种当作授粉树。授粉树宜选花粉量多,花粉发芽率高的品种,且上午开花的品种混植下午开花的品种。据调查,黄冠、碧云属下午(3~4时)开花品种,其他已知品种均为上午(9~10时)开花。混植时可每隔6~7株间作一株授粉树,或每隔6~7行间作一行授粉树。

    整形与修剪

    印度枣侧枝斜生,需勤加修剪,保持良好的树形结构,使树体通风透光,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及提高果实品质。印度枣还需每年更新嫁接,不断改良种植品种。整形修剪可分为以下三种:5.1 主干更新修剪 一年生幼树,离地面30~60cm处剪断,选生长健壮、分布均匀的3~4个侧枝作为主枝,用竹竿诱引至四方,各主枝形成开心形,在主枝上交互形成肋骨状侧枝,侧枝上抽生的新梢可成为当年生结果枝,在结果枝侧部叶腋开花结果。在生长期间随时除去无用萌芽,适当剪去密生枝、徒长枝和纤细枝,以利树冠通风透光。二年生后,于采果后每年2~3月进行主干更新、嫁接;基干离地面5~10cm处锯断嫁接或更新,留生长良好、位置适当的新梢1枝为当年的新主干,剪去其余芽体,使新主枝生长健壮,以后的修剪同一年生幼树。

    另一种作法为:在每年春季修剪时,将上一年生主枝留1.5m剪去,并剪除两旁侧枝,在主枝基部离地约30cm处进行环状剥皮,在剥皮下方留接近主干处的强壮芽体一个,摘除多余芽体,将此芽所萌发的新梢导引并缚在老主枝上,使之向前生长发育成当年生新主枝,而旧主枝自然形成新主枝的支架。一般旧主枝连续用二年后,可在采果期锯去。

    长梢修剪 台湾有些果农为提早开花,于果实采收后,留主枝1.0~1.5m长,其余枝条除当支架用外,均锯除。长出侧枝后,留50cm剪去,让其萌生小枝,在小枝叶腋着生花穗。此法修剪要特别注意培养强壮之结果枝,否则会导致结果率低下及影响果实品质。但植株能在4~5月开花,提早产期,并于8~10月仍能陆续开花结果。

    整枝修剪 每年经主干更新修剪后,枝梢生长旺盛,于6月份再将主枝适当修剪,使其萌发分枝,但应剪去交叉枝、过密枝,将结果位太低之枝条自先端部分剪去,以保持果园通风良好,日照充足。

    施肥印度枣每年进行深度更新修剪,因此要使树冠恢复至原来大小,必须施用更多的肥料。

    施肥时期及施肥量 种植第一年,施肥宜薄肥勤施,多施有机肥(堆肥、腐熟鸡粪等);新梢生长期,N、P、K三要素均重要,需N肥较多;开花前则应加重P、K肥的比例。第二年后,每年施肥时期一般分为4月(嫁接成活后或更新枝梢生长后),7~8月(盛花期前)及10~11月(果实采收初期)等三次施用。四年生后的印度枣对N、K肥的需要量较多,N、P、K三要素施用比例约为4∶2∶5,第一次施肥前,每株配合施用腐熟有机肥5~8kg,以维持新梢生长之需要。

    根外追肥 结果过多的植株宜用尿素、磷酸二氢钾及少量微量元素进行叶面喷施,以提高枣果品质。

    缺素症的防治 种植在酸性土壤或砂质土壤上的印度枣较易出现缺镁症和缺硼症,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缺镁症状及防治 缺镁时,老叶叶脉间出现黄化现象,而后逐渐扩大至全叶,叶脉保持绿色,缺镁严重时老叶枝黄脱落。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果园多施有机肥;严重缺镁的果园每年每666.7m2施用硫酸镁15~30kg;在开花期间发现缺镁时,可喷0.5%~1.0%的硫酸镁,每隔7~10d一次。

    缺硼症状及防治 缺硼时,枝梢顶端停止生长,幼叶畸形,末期顶梢萎凋,顶叶叶脉黄化脱落。果实顶端果肉木栓化,褐变,形成空腔,致使果肉硬化,风味变劣,失去商品价值。土壤中硼含量在0.1mg/kg以下或树体内含硼量在2mg/kg以下,即可能出现缺硼症。预防办法有:始花期至落果停止期,施用水溶性硼素(有效硼66%以上)500倍液或0.2%~0.3%硼酸(浓度99%)加0.3%生石灰液,作叶面喷施,每隔14~20d施一次,共4~5次;果实采后,每株土施20g硼砂,严重缺硼的地区可适当多施;并多施有机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嫁接 主干 施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