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栽培技术规程


    全膜穴播小麦栽培技术适宜于海拔1250~1800m,年降水量在200~450?L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川台、塬地、梯田地种植,在我县涉及的主要乡镇有安远镇、大石乡、新兴镇、金山乡、八里湾乡、大庄乡等。

  1  播前准备

  1.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川塬、梯田、沟坝地、缓坡(15°以下)地,以豆类、马铃薯、禾本科作物茬口为佳。

  1.2  深耕蓄墒

  前茬作物收获后,深耕晒垡,熟化土壤,接纳降水耕后耙耱收墒。

  1.3  施肥

  播前结合深耕施入足量的农家肥和氮、磷化肥,防止后期脱肥,每 667m2 施优质农肥 4000kg ~ 5000kg ,纯N 10kg ~ 12kg ,P2O5  8kg ~ 10kg 。

  1.4  选用良种

  选择耐旱、抗病、优质高产的优良品种,播前精选种子,保持纯度达为98% ,发芽率达95%。

  1.5  选择地膜

  选用厚度为 0.008mm ~ 0.01mm ,宽 70cm 或 120cm 的高强度地膜,每 667m2 用量 5kg 左右。

  1.6  农机具

  为提高铺膜质量和工效,采用铺膜机铺膜。穴播机有人工和机械的两种。人工穴播机操作方便,适宜推广,机械穴播机适宜于地块大的川台梯田地,效率高。

  2  铺膜、播种

  2.1  铺膜

  铺膜依据土壤墒情而定,当耕作层含水量在 130g /kg~ 150g /kg之间,墒情好时边铺膜边播种;耕作层含水量低于 130g /kg时,墒情差则要等雨抢墒提前铺膜提墒、保墒;如果土壤湿度过大,进行翻耕晾晒1―2天,然后耙松平整土壤再铺膜播种,避免播种时播种孔被堵塞。铺膜时,膜面要求平整,使地膜紧贴地面,同时在膜上覆一层薄土,覆土厚度可视当地气象条件而定。如果播期干旱无雨覆土可厚些,覆土厚度以1?M左右为宜,覆土过薄,压膜不实,容易造成穴孔错位,大风揭膜,地膜老化;覆土过厚,播穴遇雨易板结,不易清除残膜。

  2.2  播期

  一般播期应比当地露地小麦播期推迟15~20天。

  2.3  播种方法

  播种时单行穴播机采用同膜同一方向播种,可减轻种植穴和地膜孔错位现象,减少放苗次数。即在相邻的两膜上第一次去时在前一膜上播种,来时在第二膜上播,第二次去时又在第一膜上种,来时又在第二膜上种。

  2.4  播种深度和密度

  播种深度一般为3―5?M。密度为亩穴数在3万左右,每穴6―10粒。70?M宽的地膜种4行;120?M宽的地膜种7-8行。穴距一般由穴播机规格而定。

  2.4  播种量

  亩播种量9― 10公斤 。

  3  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地膜小麦采用穴播,如有穴苗错位膜下压苗,应及时放苗封口。覆膜后有少量杂草钻出地膜,需人工除草。

  3.2  中后期管理

  结合防治病虫害,用磷酸二氢钾、多元微肥及尿素等进行叶面追肥,补充营养,拔节初期喷多效唑和矮壮素,防止倒伏,增强抗旱能力,促进灌浆,增加粒重,提高产量。

  3.3  病虫害防治

  小麦病虫害种类繁多,条锈病、白粉病、红黄矮病、全蚀病、麦蚜、麦红蜘蛛、中华鼢鼠及地下害虫常年发生,危害面广,要及时防治。

  小麦条锈病每亩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0~35克,25%丙环唑乳油(科惠)8~9克或20%粉锈宁乳油45~60毫升进行喷雾防治。

  小麦白粉病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8~10克或50%粉锈宁胶悬剂 100克 对水喷雾。

  麦蚜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10%吡虫啉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2000倍液对水喷雾。

  麦红蜘蛛可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2000倍液喷雾。

  中华鼢鼠及地下害虫用75%甲拌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2%拌种,或亩用50%辛硫磷乳油250~300毫升对水30~40克进行土壤处理。

  3.4. 适时收获

  当小麦进入乳熟期籽粒变硬,低茬收割,及时收获,争取颗粒归仓。

  4  留膜免耕多茬种植

  前茬小麦收获后,结合田间除草,保护地膜, 追施肥料(雪后追施、雨前追施),种植二茬作物。

  4.1 留膜二茬穴播小麦

  留膜种植二茬小麦,播种时播穴要与前茬错开。其他栽培技术与前同上。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喷雾 梯田 除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