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8901-11-14(小麦)


    8901-11-14系河北省藁城市农科所1977年利用普通小麦7277为母本,波兰硬粒小麦为父本,育成了矮秆中间材料77546。1985年利用77546为母本,优质临漳麦为父本,经过系谱法选择,育成8901-11-14优质麦。该品种1995年在全国第二届农产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优质面包专用小麦品种。  

    特征特性  8901-11-14株高82厘米,长方形穗,短芒、白壳,颖壳上有茸毛,籽粒短卵形,硬质,千粒重38克左右。幼苗叶色浓绿,叶蘖挺直,分蘖中等,成穗率较高,中后期株型挺拔,麦脚利索,穗位较整齐,半冬性,中早熟,落黄性较好,体积密度810克/升。耐寒性较好,冀中南种植均能安全越冬,成穗率较高,抗逆性好,中抗条锈,对叶锈免疫,白粉病中抗。丰产、稳产性好,一般亩产450千克。尤其是经历了1998年叶枯病普遍发生的考验,在普通小麦普遍减产20%~30%的情况下,8901-11-14仍然实现了平均亩产400千克,高产田450千克的好收成,说明8901-11-14的稳产性及抗病性较好。1999年藁城市贾市庄落生村1200亩8901-11-14平均亩产达508千克,高产田突破550千克,表现出了千斤的增产潜力。

    该品种品质较好。粗蛋白含量16.7%,湿面筋30.8%.沉降值45.4毫升,吸水率63.2%,形成时间6.4分钟,稳定时间24.5分钟,评价值97,面包体积788厘米3,面包评分88.8分,加工品质优于进口加拿大面粉和香港金象粉。  

    培育者  河北省藁城市农科所  

    地区及技术  8901-11-14适宜河北及华北麦区种植。自1993年在大田生产推广以来,累计推广面积58万亩以上,产值达3.596亿元以上。

栽培规程:

    1.温度、日照和降水  8901-11-14适用于常年平均气温12.5℃,全生育期0℃以上,积温3290~3190℃,冬季极端最低温度-18.6℃,日照时数1988~1887小时,降水量1614毫米。

    2.土壤  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的土壤为主,局部重壤和轻壤,土壤肥力和可耕作土壤层有机质0.8%以上,全氮0.08%以上,碱解氮50毫克/千克以上,速效磷8毫克/千克以上,有效钾80毫克/千克以上。

    3.播种  播前用种衣剂19号进行包衣,播种适期10月3~8日,最晚播种时期为10月25日,之后播种影响产量。播种量120~180千克/公顷(8~12千克/亩),晚播适当加大播量。播深3厘米左右,要求播深一致,种肥用量为二铵300千克/公顷,氯化钾225~300千克/公顷,锌肥15~22.5千克/公顷,播种形式为5寸:5寸:8寸"新三密一稀"种植,基本苗225万~270万/公顷(15万~18万/亩〉,并足墒落种。

    4.田间管理  播种后及时查苗、补苗、间苗,对早播旺苗或偏旺壮苗及时镇压,锄划防旺长。适时冬灌,冬灌时间为日消夜冻,日平均气温3~5℃时。冬灌水量为600~750米3/公顷,并做好浇后锄划保墒。早春搞好锄划保墒,提高地温,根据苗情指标,结合土壤墒情,确定春一水管理。正常苗情3月25日~4月5日浇第一水,施尿素320~330千克/公顷(或碳铵750~900千克/公顷〉。苗情偏弱可适当提早管理,苗情偏旺的延迟到4月1~10日,春二水在4月下旬,酌情施尿素75千克/公顷,春三水在5月上旬末、中旬初浇,5月下旬浇春四水。

    5.病虫害防治  返青后拔节前用10%苯磺隆7~10克/亩,对水50千克均匀喷雾,不重喷,不漏喷。4月下旬每个土样平均有吸浆虫2头以上时,用6%可湿性林丹粉1~1.5千克和1.5%广灭丹颗剂2千克拌细土20~25千克,撒毒土防治。5月上旬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综合防治吸浆虫、麦蚜及小麦叶部病害。

    6.适时收获  在成熟后期,及时收获,防止成熟期不良气候条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不良影响。  

    审定情况  199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品种 尿素 父本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