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冬小麦播种技术


   由于今秋天气持续降雨,低温寡照,导致秋作物成熟期普遍后移,收获、腾茬、整地推迟。据气象部门预报,三秋期间我市还将有明显降雨过程,将加大机耕和播种的困难,势必影响到小麦适期播种。针对这一情况,特提供小麦播种关键技术如下:

  一、抓紧腾茬整地,科学配方施肥

  各地要抓紧收秋整地,做到收一块、腾一块、耕耙一块。对于受涝较重的地方,要抓紧排除积水,已排出积水的要抓紧耕作晒墒,为适期播种作好准备。要充分发挥大型机械的作用,搞好秸秆还田、机耕、机耙。要大力推广平衡施肥。高水肥地块:种植强筋小麦,每亩施农家肥4000公斤,施纯氮10~14公斤、五氧化二磷3~6公斤、氧化钾5~6公斤;种植中筋小麦和良种小麦,适当减氮、增磷,减少亚硝酸盐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一般每亩施纯氮8~10公斤、五氧化二磷5~7公斤。中低水肥地块:每亩施农家肥5000公斤左右,施纯氮10~12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8~10公斤。土壤有效锌低于0.5PPM,每亩施硫酸锌0.5~1公斤。缺钾地块可选用硫酸钾,能起到补钾、补硫的双重作用。强筋小麦增施硫肥可以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增加沉降值,提高蛋白质含量。

  二、合理调配品种,实行规模化种植

  今年秋作物晚熟,小麦播期推迟。各地要积极调整小麦品种结构,搞好种子调配,满足农民群众备播需要。强筋小麦:水肥地以豫麦34为主,扩大示范郑农16等;丘陵旱地以孟12为主。中筋小麦:水肥地以豫麦49、豫麦58、新麦13等为主,积极扩大示范温优1号、豫农9901、百农9510、周麦16等新品种(系);丘陵滩旱地以豫麦25为主,搭配种植豫麦41、豫麦2号,试种洛旱2号。晚茬品种以豫麦18-64为主,试种新麦11、偃展4110。在种子生产方面,要选择豫麦18、偃展4110等市场销路好的种子品种种植。要改变过去不同品种插花种植和粮食部门混收、混贮的习惯做法,实行品种布局区域化、种植面积规模化、生产技术标准化,提高小麦质量安全水平。要抓好重点乡镇和万亩连片方,每个乡镇种植品种不超过2个,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千亩成方、万亩连片的种植格局。

  三、力争适时播种,保证麦播质量

  要根据品种特性,合理确定播期。温麦系列等半冬性品种要掌握在10月5日~15日播种,豫麦34等弱春性品种严格掌握在10月15日~20日播种。要使用机播或精播耧播种,保证播种质量。在适宜播期内,一般地块温麦系列等半冬性品种亩播6~7公斤,豫麦34等弱春性品种亩播7~9公斤,晚播麦田应在选用弱春性品种的基础上,增施肥料,增大播量(10月20日以后每晚播一天,每亩播量增加0.5公斤)。

  四、搞好种子、土壤处理,确保苗全苗壮

  要搞好麦播期病虫草综合防治,重点是地下害虫的防治工作。一是要抓好种子包衣技术的推广。二是搞好药剂拌种。对未采用种子包衣的,要因地制宜进行药剂拌种,对地下虫、小麦吸浆虫重发地块,选用40%甲基异柳磷与水、种子按1∶80∶800~1000的比例拌匀,堆闷2~3小时后播种,或用50%辛硫磷乳油以1∶50~100∶500~1000的药、水、种比例拌种,对蛴螬、蝼蛄、金针虫均有较好防效。选用12.5%禾果利100~200克,加清水10公斤稀释,与100公斤种子拌匀后晾干播种,对小麦纹枯病、黑穗病、根腐病、叶枯病等都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三是搞好土壤处理。用3%甲基异柳磷或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2.5公斤,犁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翻入土中。对野燕麦发生区,在小麦播后苗前,每亩用40%燕麦畏400克,加水40~50公斤均匀喷洒地表,并及时浅耙2~3遍混土,进行土壤封闭。四是示范、推广生物药剂。对地下虫害重发地块,选用新型生物制剂乳状菌或白僵菌每亩1.5公斤进行土壤处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品种 种子 处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