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正确应对气候变化防小麦冻害



  宜遭受冬季冻害的苗类

  小麦冻害发生的严重程度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麦苗冬前的叶龄有关,也就是与麦苗越冬时的壮、旺、弱程度有关。一般来说,适期播种的麦苗生长健壮,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在黄淮海麦区,适宜种植冬性、半冬性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适宜种植半冬性和春性品种。从小麦单株个体来分析,到日平均气温达到0℃小麦开始进入越冬期时,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或6叶1心,单株有5-7个分蘖,7-10条次生根;半冬性品种主茎有6叶,单株有3-5个分蘖,5-7条次生根;春性品种主茎有5叶或5叶1心,单株有2-3个分蘖,3-5条次生根,可视为壮苗,抗寒能力较强。叶龄高于上述指标的旺苗,抗旱能力明显降低;叶龄略低于上述指标的一般苗,抗寒能力亦较好;叶龄显著低于上述指标的弱苗,抗寒能力较低,但是好于旺苗。

  以下苗类抗寒能力较弱,冬季都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冻害,应该加强冬前管理,促进其转化升级,由弱转壮,增强抗寒能力,防御冬季低温冻害:⑴播种过早的旺长苗;⑵播种过迟的无分蘖的独脚苗;⑶密度过大的无分蘖的弱苗;⑷整地粗放、垡块架空的吊根苗;⑸烂耕烂种的湿僵苗;⑹播种过浅的漏籽苗;⑺排水不良的水渍苗;⑻土壤肥力不足的黄瘦弱苗;⑼氮肥过多的旺长苗;⑽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药害苗;⑾土壤干旱造成的失水苗;⑿播种过深的弱苗。

  预防冬季冻害发生的栽培技术

  1.选用抗寒品种,搞好品种布局。我国黄淮海麦区北部宜种冬性品种,中部宜种冬性、半冬性品种,南部宜种半冬性品种;江淮之间麦区宜种半冬性品种和抗寒性较好的春性品种,亦可搭配种植春性品种;长江中下游麦区适宜种植春性品种。2004/2005年度黄淮麦区南部遭受冻害严重的地块多是在不适宜种植春性品种的地区选用了春性品种而引起的;适宜种植春性品种的地区提早播种的地块也出现了严重冻害,过早播种多是因为抢墒早播,或农民为了播完外出打工而进行的。在这种形势下,江淮之间麦区和黄淮南部麦区应注意适当限制抗寒性差的春性品种的种植面积,避免冻害造成损失;使用抗冻性差的春性品种,农业技术部门应向农民说明这类品种的播种适期和早播的严重危害。

  2.按照品种冬春特性,合理安排播种期。在黄淮南部和江淮之间麦区容易发生寒潮降温的地区,选用小麦品种时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特性的品种,并且对小麦播种期做合理安排。在冬季容易经常遭受寒潮侵袭的地区,要严格掌握春性品种播种的合理播种期,不要早播,以免存在冻害隐患。

  3.提高播种质量,培育壮苗,安全越冬。实践证明,小麦冬前壮苗的植株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多,植株土壤上部器官和分蘖节的细胞含糖量高,在低温情况下,细胞不易结冰,所以具有较强的抗寒力。即使在遇到不可避免的温差变化剧烈的冻害情况下,其受害程度也大大低于旺苗和弱苗。培育壮苗的主要措施有培肥地力、适期播种、采用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和配方施肥等。

  4.加强冬前及冬季田间管理,控旺苗促弱苗,保苗安全越冬。

  (1)对于已出现旺长趋势的麦田,可喷施植物生长延缓剂,如壮丰安、麦业丰等,每亩30-40毫升,对水30公斤,均匀喷雾,可有效延缓麦苗生长。

  (2)黄淮海麦区土壤干旱的麦田应浇冬水。小麦越冬前浇好冬水,补充土壤水分,可平抑地温,粉碎坷垃,减少土壤裂避免冻伤风干小麦根系,有利于保苗越冬。黄淮海麦区北部和中部的麦田,小麦越冬前耕层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以下时,就应浇冬水。

  浇冬水的时间从日平均气温降到5℃时开始,日平均气温2℃-0℃、夜冻昼消时结束,约在11月底至12月上旬。

  (3)南方麦区注意防止渍害。要求高质量的开好田间沟系,并用沟泥盖好露籽,保证降水过多时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降渍、保暖、防冻。

  (4)对于易受冻害的麦苗,可用有机肥、泥杂肥、粉碎的作物秸秆覆盖,有保暖、防冻、保苗安全越冬的效果。

  (5)对于晚播小弱苗、独脚苗、渍害苗、药害苗、黄弱苗,底肥不足或底肥仅用氮肥的麦田,可在冬前追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每亩10-15公斤,促进小麦生根、长蘖,有利于苗情转化。

  (6)对于垡块多、吊根苗、早播旺长苗、密度过大苗,采取冬前镇压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不可小看它的效果,因为镇压具有压碎坷垃、弥封土壤裂缝、抑制小麦地上部旺长、提墒保墒的综合作用。去年各地对旺苗实施镇压的麦田,均控制了旺长获得增产。各地可根据本地的条件,采取各种镇压方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品种 冻害 小麦 分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