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小麦种植技术 > 种植技术

异麦芽低聚糖的应用


    异麦芽低聚糖又称分枝低聚糖,其基本组成单位为葡萄糖,与直键型麦芽低聚糖不同之处在于异麦芽低聚糖分子中含有α-1,6糖苷键。异麦芽低聚糖产品是由不同聚合度的糖类组成的混合体,其主要成份包括: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异麦芽四糖等。动物的肠道中没有水解异麦芽低聚糖的酶解系统,因此,它们不被消化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内优先为双歧杆菌所利用,所以说,异麦芽低聚糖是双歧杆菌的增殖因子。
    
    一、异麦芽低聚糖对动物的生理作用机理

    随着现代动物生理学及糖类生物化学等学科的发展,异麦芽低聚糖饲料添加剂对动物的生理作用逐渐被人们认识。

    1.通过唯一选择性增殖双歧杆菌等动物肠道有益菌发挥其作用

    (1)肠道有益菌(如双杆菌等)利用短链分支糖类物质大量增殖,形成微生态竞争优势,同时产生短链脂肪酸(主要是醋酸和乳酸等)和一些抗菌物质,直接抑制了外源致病菌和肠内固有腐败细菌(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产气荚膜菌、大肠杆菌等)的生长繁殖,使动物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恢复到健康状态;致病菌和腐败菌受到抑制,它们产生的毒素、胺、氨、吲哚等有毒有害代谢产物大量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及下痢等也随之受到控制。

    (2)有益菌的增殖,可促进吞噬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强动物机体一系列免疫功能。

    (3)有益菌合成的B族维生素等是机体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4)有益菌的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能刺激肠道蠕动,缩短其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从而减少有害物质对动物机体可能造成的毒害。

    2.通过吸附肠道病原菌,促进其随粪便的排泄,许多病原菌的细胞表面均含有一种特殊的用于细胞识别的蛋白质,该蛋白质(称为外源凝集素)能结合游离的或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受体),病原菌危害动物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这种外源凝集素和肠内壁细胞的碳水化合物结合而粘附肠上皮上繁殖开始的。而肠内壁细胞表面的碳水化合物的结构就是短链带分支的糖类物质,故异麦芽低聚糖加入饲料中,进入肠道之中,就会竞争性地和病原菌细胞表面的外源凝集素结合,而阻止病原菌在肠上皮上的粘附,促进其随粪便的排泄,减少对动物的危害。

    3.通过充当免疫刺激辅助因子而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异麦芽低聚糖具有直接提高药物和抗原免疫应答能力,而增加动物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

    
    二、异麦芽低聚糖的主要功能及与活菌剂(益生素)相比的优势

    (一)异麦芽低聚糖的主要功能

    1.唯一选择性刺激动物肠道有益菌的增加,抑制有害菌的繁殖,形成肠道最佳的微生态区系。

    2.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减少病原菌对动物体的侵害,提高动物的免疫力,最终提高动物的健康水平,生产性能也随之得到改善。

    3.替代抗生素及益生素,降低饲料成本,畜禽、水产品无药物残留、无毒副作用,不产生抗性。为此,可加大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力度。

    (二)益生素

    1.通常益生素是指由活体微生物制成的生物活性制剂,来自动物有机体共生微生物的培养物或其发酵产品,又称活菌制剂或微生态制剂(MFA),它是一种能有效补充畜禽消化道内的有益微生物,具有改善消化道菌群平衡,迅速提高机体抗病力、代谢能力、以及饲料的吸收利用能力,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疾病和促进生长等多重作用的生物活性添加剂。

    2.由活菌体组成的益生素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受环境条件(温度、水分、酸碱度等)的影响,其活菌制剂在生产、运输中易失活,从而降低使用效果;

    (2)饲料加工的高温过程使大量的活菌致死,导致有效成份失活;

    (3)饲料中添加的或在治疗过程使用的抗生素和化学合成抗菌剂,对益生菌同样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

    (4)进入消化道后不能有效抵抗盐酸、胆酸等的作用,来不及到达肠道又无法长时间定植肠道发挥其功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麦芽 饲料 免疫 饲料添加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