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水稻种植技术 > 水稻品种

最近通过国审的部分水稻新品种


   11月14日,农业部对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审定通过的136个水稻、玉米、棉花、大豆、马铃薯品种予以公告,现选择其中适合我省及邻近地区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予以简介。

  中作0201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6。选育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75.9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5.1天。2004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4.4%(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14.7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5.2%(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3.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9.4%。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23.7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30.1%。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津原11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7。选育单位:天津市原种场。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76.9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6.1天。2004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4.3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4.6%(极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60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3.6%(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0.2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8.8%。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7.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39.3。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津粳优116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8。选育单位:天津市水稻研究所。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4.4天,比对照中作93早熟2.8天。2005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2.4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8.5%(极显著); 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18.5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2.9%(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6.1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20.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69.9公斤,比对煦中作93增产39.7%。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金穗8号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39。选育单位:河北省稻作研究所。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京、津、唐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6.2天,比对照中作93晚熟1.2天。2005年参加中作93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8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8.9%(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556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10.5%(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9.5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9.6%。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2.1公斤,比对照中作93增产6.8%。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冀东及中北部的一季春稻区种植。

  盐粳68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0。选育单位:辽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1天,比对照金株1号早熟1.5天。2004年参加金株1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1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9%(不显著);2005年续试,平均亩产595.9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6.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5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3.9%。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5.2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5.7%。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辽宁南部、北京、天津稻区种植。

  中京优470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1。选育单位:中国种子集团公司。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辽宁南部、京津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60.1天,与对照金株1号相当。2005年参加金株1号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4.4公斤,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9.4%(极显著);2006年续试,平均亩产653.3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7.7%(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33.9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3.5%。2006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0.5公斤,比对照金株1号增产16.6%。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中感稻瘟病。适宜在辽宁南部、新疆南部、北京、天津稻区种植。

  五优135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7042。选育单位(个人):杨振玉,谢永贵,罗治华,杨纪晖。该品种属粳型三系杂交水稻,在东北、西北晚熟稻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7.9天,比对照秋光晚熟4天。2003年参加秋光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51.8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11%(极显著);2004年续试,平均亩产654.6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7.4%(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701.3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9.2%。200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43.7公斤,比对照秋光增产4.7%。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抗稻瘟病。适宜在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陕西榆林地区、河北北部、山西太原小店和晋源区种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对照 品种 区域试验 水稻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