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粮食作物种植技术 > 红薯种植技术 > 甘薯种植

甘薯茎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


    甘薯茎线虫病俗称“糠心病”、“空梆子病”。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侵染种苗和茎蔓,危害薯快,致使茎蔓、快根发育不良、短小、畸形。严重地块植株发黄、枯死,瓜快腐烂,造成严重减产。

  一、发生危害情况

  平阴县山区旱地面积较大,适宜种植甘薯,常年种植面积1万―1.2万公顷,占全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由于连年种植,加之薯苗的调剂、淀粉加工业的发展等因素,使得该病在我县蔓延。到1994年全县普遍发生,受茎线虫危害的地块一般减产1―2成,重者达80%以上,严重威胁着我县甘薯生产,为此我们进行了防治试验,摸索出了一套综合防治技术,效果十分显著。

  二、传播途径

  该病主要依靠种苗、种薯、土壤、肥料等途径传播。带病旧苗床育苗及带有茎线虫病的薯块、种苗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三、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不从有甘薯茎线虫病的疫区调薯、买苗,对调进调出的薯苗严格进行检疫。

  2、建立无病留种地。选多年未种过甘薯的无病地块,栽植健壮的无病种苗,建立留种田,繁殖淀粉型脱毒徐薯18和鲜食型脱毒北京553的无病种薯。

  3、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茎线虫性差异较大,重病地块应种植抗病的济薯10号、鲁薯3号。

  4、药剂防治。

  (1)药剂处理苗床。在选用无病种薯的基础上,育苗时用50―55℃温水浸种10分钟,可杀死种薯表皮下7毫米深处线虫。苗床育苗期施药两次,第1次在薯上炕时,第2次在拔二茬苗子后,分别用5%的涕灭威颗粒剂,每平方米40―50克加细土混匀后,向苗床均匀撒入,然后喷水或用40%的甲基异柳磷400倍液泼浇。由于苗子基部茎线虫较多,栽苗时可采用高剪苗,然后用40%的甲基异柳磷200倍液浸苗基部30分钟。

  (2)大田药剂防治。为防治土壤中的茎线虫侵害无病秧苗,在插秧时还必须穴施涕灭威进行防治,每1/15公顷(1亩)1―2千克,即按种植密度刨穴、插秧、浇水、施药、覆土,或每1/15公顷用40%的甲基异柳磷0.5―1千克对水浇穴。

  5、轮作换茬,防止土壤传播。在发病严重的地块,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种小麦、谷子、棉花等作物,进行3―4年的轮作,可有效降低田间虫量。

  6、适时收获,安全贮藏。大田应适期早刨,以减轻危害。留种田在霜降前,选晴天收刨,选无病、无伤种薯,当日入窖贮藏。

  7、清洁田园。甘薯收获后,立即挖除田间病根,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处理,以减少虫源。切忌随意丢弃或用来沤制肥料,也不能用病土垫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甘薯 苗床 种苗 育苗
上一篇 : 菜豆连作甘薯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