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石竹种植技术

香石竹主要病虫害种类及防治方法




  1.6.1症状

  该病主要侵害植株根颈部位,染病后迅速干枯死亡。病菌侵染幼苗近土表的根颈处,初期出现褐色或黑褐色斑,逐渐扩展到周边,幼苗基部腐烂、缢缩、造成倒伏。茎基较老化的幼苗受害,近土表的皮层腐烂发粘,病菌由木质部达髓部,阻碍输导组织输送水分和养分,病株叶片呈苍白色,萎蔫下垂,最后整株枯死。

  1.6.2发病规律

  该病菌腐生性很强,在土壤尤其是在土壤中的病株残体中存活时间长。立枯丝核菌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4-28°C,温度稍低时,危害较重,病菌具有靠近土表能活跃生长的倾向性,所以土壤带菌是最重要的侵染来源。病菌可借雨水、灌溉水传播,从植株伤口或脆弱的易感染组织侵入,这样,插条是最易侵染的。

  1.7香石竹镰刀菌枯萎病

  1.7.1症状

  该病主要侵害植株根颈,是一种维管束的病害,造成植株枯萎死亡。最初症状是上部梢端生长缓慢,下部叶片褪绿变黄,茎节间变褐色稍收缩。植株往往一侧受到侵害,发病面叶片失去光泽、变软、下垂枯萎,茎节干枯并出现纵向裂缝,病株出现扭曲状,最后全株枯萎。解剖病茎时,可以看到维管束中变褐的条纹,从根部一直扩展到茎的最上部。潮湿环境,有时在病茎下部会产生粉红色粘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堆。

  1.7.2发病规律

  该病菌存活在病株和土壤中,采自病株上的繁殖插条,是病害的重要来源。带菌土壤在耕作过程中因移植也可传播病害,病菌从植株根际、根颈处直接侵人或伤口侵入。幼嫩植株比老化成株更易感病;较高温度而又潮湿的环境,病害扩展迅速;氮肥过多,植株柔嫩,发病严重;品种之间抗性也有不同,红色花品种抗病性较强,粉色花品种较易感病。

  1.8香石竹细菌性枯萎病

  1.8.1症状

  该病菌侵染植株顶端或某些枝条发生突然枯萎是本病的重要特征。有时枯萎发生于植株一侧的1个或几个枝条上,有时则整株枯萎。幼苗感染会引向一边扭曲、畸形。病株地上部分的茎、叶缺少生机,从灰绿到黄白色,最后变褐干枯。枯萎植株根系变软腐烂,维管束变褐,拔起病株时,大部分根留在土中。靠近土表的茎皮层发软,剥落后可见木质部变色,触之发粘。病株节与节之间有时形成裂缝,在炎热、潮湿的天气,从裂缝中分泌大量脓液,即为本病的病原细菌。若将病茎的横切断面置于玻璃试管的无菌水中,可看到透明的无菌水逐渐变成白色浑浊细菌液。

  1.8.2发病规律

  该病随病残根在土壤中存活,温度在5-46°C范围都能生长发育,最适温度为30-33°C。病菌从根茎伤口侵入。当温度和相对湿度都高时,病害发生扩展最快。施肥、浇水过量、老化苗移植后,发病最重。

  2香石竹虫害

  2.1蓟马

  主要危害叶、花。若、成虫用锉吸式口器锉破寄主表面细胞吸取汁液,造成被害幼叶卷褶,老叶产生灰白色斑点,花受害后花瓣褐色,枯死。

  2.2蚜虫

  多在嫩叶处危害。以刺吸式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内吸食汁液,致使植株生长缓慢,叶片卷曲畸形,花蕾被害后不能正常发育。蚜虫亦是多种香石竹病毒病的携带者和传播者。

  2.3叶螨

  主要是二斑叶螨和朱砂叶螨,以危害叶片为主。多在植株叶片的正反2面取食,严重时也危害花蕾。螨的危害是以锐利的口针刺入叶片组织,取食栅栏组织细胞的叶绿素和细胞液,造成叶绿素减少,叶片失绿、增厚,抑制光合作用的进行,使植物营养恶化。并且由于刺破表面,使植株水分蒸发加快,影响植株的水分平衡。因此,被螨危害的叶片呈青铜色,植物萎蔫。此外,螨危害的叶片表面常有螨所吐的丝网。

  2.4潜叶蝇

  以幼虫潜入寄主叶片表皮下取食,曲折穿行,形成不规则的白色线状隧道。破坏植物的叶绿素和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被削弱,使植株发育不良,造成减产。

  3综合防治技术

  3.1选择健康无病的优良种苗

  种苗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切花质量。香石竹种植户一定要从生产香石竹的专业种苗公司购买优良种苗,最好不要自繁自育。而专业的香石竹种苗公司通常采用扦插法。采取插条作繁殖材料时,一定从健康、粗壮、无病害的母株上采条,母株最多用1年必须更换,否则,种苗品质下降,从而导致切花品质下降,病害严重。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香石竹 传播 种苗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