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繁殖方法
生产高质量的百合切花,首要条件是有健壮无病的种球。百合的繁殖(或称“种球生产”)通常可分为花后养球、小鳞茎繁殖、鳞片扦插、珠芽繁殖、播种和组织培养等。现介绍几种主要的繁殖方法。
(1)花后养球也叫大球繁殖法。当百合开始开花时,地下的新鳞茎已经形成,但尚未跃成成熟的“大球”。因此,在采收切花时,在保证花枝长度的前提下,尽量多留叶片,以利于新球的培养。花后6-8周,新的鳞茎便成熟并可收获。以后的促成栽培是否成功,完全取决于新鳞茎的成熟程度。
(2)小鳞茎繁殖在百合苇秆地面以下的几节,会形成若干小鳞茎,这些小鳞茎具有健全的根系,可以单独栽种,培养成商品用切花种球。开始,可将小鳞茎种在塑料箱内,以泥炭、蛭石和细沙按2:2:1比例配成的混合基质进行培养。一年以后,再将已长大的小鳞茎种植在栽培床或畦中。小鳞茎的培养需要较多的肥料,施肥的原则是少而勤,同时养分要全。在栽培基质中拌入长效有机肥料,是较理想的施肥方法。在鳞茎第二年的培养中(俗称种球栽培),有些会出现花蕾,应及时摘除这些花蕾,以利于地下鳞茎的培养。小鳞茎经2年培养后,即可用作开花种球。在收获以后,应按规格分级,去除感病球并装箱。
(3)鳞茎扦插采用健壮的鳞片扦插,是繁殖百合种球的方法之一。扦插基质可选用泥炭:细沙=4:1,也可使用纯泥炭。将鳞片的1/3(或3厘米)插人事先准备好的基质中,插后保持基质湿润,忌水湿和高温,防止鳞片腐烂。温度维持在22~25℃,空气相对温度保持在90%左右,对日照无特殊要求,但长日照更利于小鳞茎的形成、生长与发育。2周后,鳞片基部就有可见的小鳞状物突起;3周后,小鳞茎基部逐渐长出1条或数条肉质根;1个月后,可抽生出细小叶片,即可成为一个可独立生活的小鳞茎。
(4)组织培养繁殖百合组织培养比较容易成活。可用于组织培养的外植体有鳞片、叶片、珠芽、花器官、幼嫩茎段、根段等,以鳞片最为方便。从健康无病的鳞茎上剥下中间部位的鳞片,经消毒处理后,接种到事先准备好的培养基上,对于不同种或品种的百合,激素含量与种类均不相同,如先用MS培养基+BA0.3毫克/升+NAA0.1毫克/升,使材料分化出芽。然后再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0.8~1.0毫克/升+BA0.2毫克/升继续培养,即可产生大量的子鳞茎。百合培养条件:温度22℃-26℃,光照1000--1200勒克斯,每天10-14小时照明,培养基pH值5.6~5.8。
百合鳞片扦插繁殖
1新鳞茎根2新鳞茎3新鳞茎地上叶
用上述途径繁殖的小鳞茎,达到促成栽培用球还需要培养1-2年。
栽培管理
以切花市场最为紧俏的3~5月切花栽培为例,百合无土栽培通常采用基质槽栽方式,尤以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方式更为适宜。栽培基质可选用草炭、腐叶、锯末、菇渣、蛭石、珍珠岩、骨粉、草木灰等加有机固态肥配合成理想的复合基质。pH值以5.5-6.5为宜。
需要在3~5月份开花的百合,可于去年12月初至2月下旬,将经过低温处理后的种球陆续取出,分批定植,只要管理得当,即可如期开花。
栽种密度因品种、鳞茎大小及光照等因素的差异而不同。一级以上球,不小于40厘米×30厘米;二级球不小于30厘米×20厘米。栽植深度一般为鳞茎直径的3倍,过浅易引起植株倒伏。栽植后,基质较湿的,不必立即浇水,栽后6~10天再浇水,更有利于早生新根。
定植后,保持温室内的适宜温度,是百合生长开花良好的重要条件之一。最初15~20天,土壤温度宜保持在15~18℃,此温度段最适合根的生长与叶的发生。温度若超过22℃,容易延迟开花或开花质量下降。
定植3~4周以后,植株自出芽至高度为10~15厘米,此阶段为营养生长期。此期需加强光照和肥水管理,每周浇1~2次营养液或喷1次叶面肥,促进叶片的分化与生长。
当可见叶片超过10节,花芽分化过程已经开始,植株即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此阶段对切花生产至关重要。由于切花价格计算上,每支花朵数愈多,其经济价值愈高。而影响每支切花花朵数的因素除鳞茎大小外,还直接与冷处理方法与时间的长短、栽培品种、温室促成栽培的温度、发根的速度与根的数量、光照强度及促成栽培期间肥水管理等条件密切相关。在栽培管理技术上,掌握大多数植株处于花芽未分化状态时进行根外追肥,可以明显地增加单支的花朵数。其做法是连续2天分别进行叶面施肥,第一次用0.1%硝酸钾,第二次用0.05%硫酸铵加0.1%硝酸钾混合液。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zz/hua/2/2010-08-23/97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