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百合种植技术

百合的疫病


症状:该病多发生于植株的嫩叶上,茎、花亦可受害。发病初期,感病叶上产生油渍状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成灰绿色,发病严重时,叶和花软腐。感病茎的近地面处,病部水渍状,变褐,皱缩,植株萎蔫,倒伏死亡。鳞茎发芽时受侵染,只幼茎顶部枯萎。潮湿时,病部产生白色霉层。

病原:病原为恶疫霉(Phytophthoracactorum(Leb.etCohn)Schrot.)和寄生疫霉(P.parasiticaDast.),均属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疫霉属真菌。

发病规律:两种疫霉菌主要以卵孢子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卵孢子萌发产生芽管侵入植株,以后在植株上产生孢子囊及孢囊孢子进行再侵染。多雨,排水不良,低洼潮湿的条件下,发病严重。

防治:①减少侵染来源:拔除病株,集中烧毁。②加强栽培管理:大面积生产地可用敌克松浇灌土壤,盆栽者应用消毒土装盆。种植地要求排水良好,平地可作高畦栽培。园艺操作时避免损伤茎基。③药剂防治:植株生长期,可喷施波尔多液等药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侵染 排水 真菌 卵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