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种植技术 > 花卉种植技术 > 百合种植技术


别名:百合蒜、中逢花等。

科属:百合科百合属。

产地及分布: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百合花姿雅致,叶片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是名贵的切花新秀。在昆明、玉溪、楚雄、曲靖等地用大棚栽培都获得了好效果,其应用前景广阔。

形态特征:鳞片的外形是种的分类依据之一。多数百合的鳞片为披针形,无节,鳞片多为复瓦状排列于鳞茎盘上,组成鳞茎。茎表面通常绿色,或有棕色斑纹,或几乎全棕红色。茎通常圆柱形,无毛。叶呈螺旋状散生排列,少轮生。叶形有披针形、矩圆状披针形和倒披针形、椭圆形或条形等。叶无柄或具短柄。叶全缘或有小乳头状突起。花大、单生、簇生或呈总状花序。花朵直立、下垂或平伸,花色常鲜艳。花被片6枚,分2轮,离生,常有靠合面成钟形、喇叭形。花有白、黄、粉、红等多种颜色。雄蕊6枚,花丝细长,花药椭圆较大。

生境及习性:百合耐寒,但最适生长温度在15―25℃之间,低于10℃或高于30℃均生长不良。百合一般喜pH值为5.5―6.5的偏酸性土壤及容重在1克/厘米?3以下富含腐殖质的土壤。忌水淹,喜半阴环境,但过度荫蔽会引起花茎徒长和花蕾脱落。

繁殖方法:一是种子繁殖,一般在杂交育种中应用;二是仔球繁殖,小心摘下百合地下部或近地面茎节上的小仔球,单独种植可成为新植株;三是珠芽繁殖,一些品种叶腋能自生珠芽,待生长成熟,可收集作繁殖用;其四是茎段和叶片扦插繁殖;其五是鳞片扦插繁殖,春秋用健壮肥大无病的鳞片,经1:500―800倍多菌灵浸泡20―30分钟,阴干后用生根剂处理,插于粗砂、珍珠岩或颗粒泥炭中,在15―20℃条件下,月余在伤口处产生带根子球,掰下栽培可作独立植株;其六是鳞茎自然分割繁殖;第七是鳞茎中心繁殖;第八是组培繁殖。作为种用鳞茎的质量是非常重要的,一般由专门的企业生产。

栽培技术:

(1)栽植地选择:栽植地应选地热高爽、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富含腐殖质、土层深厚疏松的土壤。多数种类喜微酸性土壤。忌连作。

(2)土壤处理:由于培育百合花卉不像大田作物占地广阔,可以用局部换土的办法改良土壤环境。先在准备种植百合的行上挖去原有土壤,用腐叶土、泥炭、发酵过的木屑、蛭石、珍珠岩等介质与土壤按一定比例混合并填入种植百合的行沟中。或以上述物质1/3至1/2的比例与一般土壤混合后,栽种百合,这也是非常理想的土壤介质。还可单砖砌高30厘米,床宽1.2米的栽植床,过道宽40厘米。有条件的可建高栽植床,即用水泥板、砖等建筑材料高于地面50―80厘米,建槽式栽植床,内置人工配制营养基质,这样利于排水、透气和通风,便于土壤消毒,也切断了与地面土壤的连接而减少了地下病菌感染的机会。但此种设施造价较高,种植者应量力而行。基质放入种植床后,用硫磺粉或石灰等物质调整pH值在5.5―6.5之间,或根据不同百合对土壤的要求调配pH值。土壤深度以40厘米为宜。百合对盐类敏感,高盐分会阻碍生长,总盐量不可太高,若施太多盐性有机肥或化学肥料,很容易超过限度。因此,至少在种植前6周,就应进行土壤分析,盐分太高的要进行冲洗。土壤应无病虫害,可用蒸汽或敌克松、辛硫磷等杀菌及杀虫剂进行土壤消毒。

(3)种植:种植前3天,土壤应充分浇水,有利于百合长根。若土温较高,以浇冷水为佳。栽植时间以春植或秋植。怕热百合应考虑避开炎夏,怕冷的百合不能在严寒的露地上越冬,应建盖塑料大棚或温室作保护地栽培。种植时在床上开15厘米深的小沟,与床的长方向垂直。或张网后按株行距挖洞栽植。种球以多菌灵等钉菌剂用500―800倍溶液浸泡半小时后晾干种植。株行距依品种和种球大小而异,一般为15厘米×15厘米或15厘米×20厘米,深度以沟底为准,种后覆土8―10厘米,最后灌水。待水落下后,用松针、稻草、杉叶或泥炭等物复盖土面,以保温保湿,等芽出齐后将覆盖物揭掉。在国外,为节省劳力,常用播种机播种。

(4)施肥:百合种植后的3―4周不施肥,鳞茎发芽出土后要及时追肥,每10平方米的土壤加入1000克硝酸钙。若栽植后期有轻微黄化,乃是缺氮引起,可每100平方米施用1000克尿素或硝酸铵。百合需要多种养分,而化肥大多只含一种肥料元素。为了满足百合生长需要,往往需要几种化肥混合施用,可用N:P:K为5:10:5的复合肥,每平方米施30克。生长期间每平方米追施硫酸铵15克,过磷酸钙45克硫酸钾15克,可对水追施。或用硝酸钾3000克+硫酸钾1000克+过磷酸钙5000克溶解稀释1000倍,另加柠檬酸铁30克+硼酸10克+硫酸盐5克+硫酸铜0.5克+硫酸锌0.5克+钼酸铵0.5克溶解稀释1000倍作百合的追肥效果好。必要时可进行叶面喷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百合 杂种 冷藏 大棚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