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猪附红细胞体病(ES)
该病病原属于立克次氏体,一般在夏秋流行,病猪表现为高热稽留,废食,精神萎靡,贫血,后期出现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仔猪衰弱,仔猪一般在一周内死亡。2001年我省苏北暴发该病,发病率高的地区达100%,低的地区也达到50%以上。
(7)布鲁氏菌病(BS)
该病为一种人畜共患病,猪不分品种和年龄都有易感性。布鲁氏菌感染猪多呈隐性经过,少数出现典型症状,表现为母猪流产、不孕,公猪睾丸炎等。母猪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第4~12周,病猪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阴唇和乳房肿胀,阴道流黏性或脓性分泌物。
(8)钩端螺旋体病(TS)
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猪感染后,常无一定症状。大多数呈隐性感染。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生较多。在本病流行期间,怀孕母猪出现大批流产,死胎腐败(自溶)或呈木乃伊状,同时也有发热、生殖系统炎症。尸体剖检常见黄肝、黄脂、皮下水肿,肾有小灰白色病灶;慢性钩体病以成年猪多见,以肾脏的眼观病变最为显著,肾皮质有散在灰白色病灶。
(9)猪衣原体病(CS)
又称鹦鹉热或鸟疫,临床上可见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睾丸炎和子宫炎等多种病型。流产多见初产母猪,妊娠母猪在怀孕后期突然流产、早产、产死胎或产弱仔。有的整窝死胎,有的间隔产出活仔和死胎;弱仔多在数日内死亡。本病公猪多表现为尿道炎、睾丸炎、附睾炎,配种时,排出带血的分泌物,精液品质差,母猪受胎率下降,即使受孕,流产死胎率明显升高。
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症状
1、发情障碍
母猪在繁殖年龄内数月不发情或发情周期紊乱,如到了配种年龄的后备母猪不发情,断奶后母猪较长时期不发情。
2、妊娠障碍母猪屡配不孕,或妊娠母猪发生流产、死胎、产仔不足和木乃伊胎
母猪流产前多无临床表现,少数有短时体温升高、食欲消失等症状,但能很快恢复。发生死胎的母猪妊娠期正常或推迟,产前胎动减弱或无胎动,产仔过程中同时出现活仔和死仔,或全部是死仔,一般分娩较顺利。有的母猪在妊娠期,部分胚胎在早期被感染死亡后被母体吸收,致使产仔数减少,一般产仔数在5头以下。
3、泌乳障碍
母猪患了无乳综合症,母猪在分娩时或分娩后数小时内出现呼吸急促、发热,乳房肿大发硬,挤不出乳汁,拒乳等症状。
4、公猪繁殖障碍
一般表现为性欲降低,精液量减少,精液品质变差或死精,生殖器官炎症。
5、仔猪成活障碍
母猪产下的仔猪部分或全部生活力低下,不吃奶或拱奶无力,震颤或站立不稳,哀鸣,有的腹泻,体温正常或稍低,常于出生后1~3天死亡。
三、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制措施
1、强化猪的科学饲养和管理
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不仅能提高猪的生产力,而且有利于防止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饲养工作做得好,可增强机体抵抗力。了解猪群现状,进行合理组群,淘汰先天性不育个体,同时给猪只创造良好的生活和生产条件,保持猪舍清洁舒适,通风良好,冬天能保温防寒,夏天凉爽防暑,促进猪的生长,减少疾病的发生,维持正常的繁殖生育,提高猪的繁殖率。
2、严格的隔离和消毒
猪场须将生产区与生活区及粪便管理区彻底隔离,严禁非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饲养员不得相互串舍,各栋猪舍的工具不得串舍使用。新引进的种猪,须隔离观察一个月后,确认健康无病并经防疫注射后才能转入生产区。在猪场正门与生产区大门的出肟诖???枇⑾?旧璞浮C吭铝酱斡们庋趸?迫芤憾哉?龀∏?肪辰?邢?荆?恐芏愿鞫爸砩岬哪谕庾叩澜?信缛飨?疽淮巍T谝卟∫追⒓窘谟κ实痹黾酉?敬问?6愿骼嘀砩岜匦胧敌?ldquo;全进全出”的消毒方法,对于病死猪尸体须在指定的地点焚烧或深埋,粪便可用发酵法或堆积法消毒,污水可用漂白粉消毒。
3、防疫制度
首先应对本地区或本场的猪群进行血清学调查,了解当地疫病的感染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出免疫程 序,在猪群免疫后10~14天,进行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抗体的消长情况。其次强化对传染病的检疫,严格淘汰血清阳性个体,对于健康猪群,应坚持自繁自养,严禁从疫区引进种猪及生物制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8/2011-07-18/6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