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奶是仔猪出生后最大的应激因素。目前,我国的规模化猪场把仔猪早期断奶作为现代养猪的关键技术之一广泛推广,实行21~35日龄断奶,大大提高了种群及设备的利用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在许多技术条件较差的猪场,早期断奶仍存在仔猪发病率高、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下等问题,应引起养猪业者的高度重视。
1早期断奶仔猪的常见问题
1.1代谢机能旺盛与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的矛盾
早期断奶仔猪相对生长迅速,代谢机能旺盛,其单位体重消耗的各类营养物质量大。但早期断奶仔猪胃底腺区的壁细胞和主细胞发育不成熟,断奶使胃内容物pH值升高,小肠黏膜抵抗能力减弱,易被各种外源性蛋白质抗原损伤,从而引起仔猪营养性下痢。
1.2消化酶系统发育不健全导致消化酶浓度与活性不稳定
仔猪出生时胃内仅有凝乳酶,胃蛋白酶很少,由于胃底腺不发达,缺乏游离盐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不能消化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胃液pH高,病原菌易进入小肠,未消化的大量营养物质进入大肠,造成腹泻。随着仔猪日龄的增长和食物对胃壁的刺激,盐酸的分泌不断增加,到35~40日龄,胃蛋白酶才表现出消化能力,仔猪才可利用多种饲料。乳糖酶以及与消化母乳中碳水化合物有关的酶的活性在出生后2~3周达到高峰,然后很快下降。淀粉酶以及与消化谷物中淀粉和碳水化合物有关的酶的活性出生时很低,在乳糖酶急剧下降时,这些酶活性就开始上升。由于消化酶系统发育不健全导致消化酶浓度与活性不稳定,从而决定了早期断奶仔猪对消化利用多种饲料能力的局限性。
1.3先天性免疫力的建立滞后导致抗体水平不稳定
母猪初乳抗体含量高,且含有阻止其分解的抗蛋白分解酶;新生仔猪在出生后24~36h,小肠有吸收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这便促使乳猪从初乳中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但以上状况维持时间短,仔猪的这种被动免疫水平在7日龄时达到高峰,在随后3周内很快下降。而仔猪的主动免疫要在4~5周才开始建立。在3~5周龄间断奶,仔猪表现出显著的免疫能力抑制,降低循环抗体水平,抑制细胞免疫能力,以及外界活性抗原蛋白引起异常免疫应答(抗原过免反应);仔猪抗体水平处于一个相对低谷期,抵抗力差,易感染疾病;这期间仔猪需要一个洁净、无疫病污染的环境。
1.4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
早期断奶仔猪大脑皮质发育不够健全,通过神经系统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并且仔猪的皮下脂肪层薄,体内能源的贮存较少,遇到寒冷,血糖很快降低。如猪场的保温设施不健全,仔猪在早期断奶后环境温度过低,易引起仔猪抵抗力减弱生病,甚至冻僵冻死。
1.5易发生早期断奶综合征
基于上述综合因素,早期断奶仔猪常表现出:食欲差,采食量低,消化不良,下痢,生长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抗病力下降,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精神状况以及外貌表现不佳等;称为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腹泻是早期断奶综合征的主要表现,其机理是仔猪断奶时应激严重,消化道承受更大的压力:①日粮形态发生变化,由易消化的母乳转化为难消化的固体饲料;②小肠绒毛受机械外力的损伤变短;③小肠内壁腺窝加深;④消化吸收表面积减少;⑤消化酶分泌受阻。此外,断奶仔猪对大肠杆菌和PCV-2的易感性明显提高,水肿病和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发病率明显增大。
2应对建议
2.1切实掌握早期断奶的技术措施
1)抓好妊娠、哺乳期母猪的饲养管理,以获得初生重、断奶重大,发育整齐的健康仔猪。2)供给洁净充足的饮水。3)提早补料,科学补铁。4)创建科学的产仔房和保育舍,提供适宜于仔猪生长发育的舍内小气候环境。5)仔猪哺乳、保育期间原则上不分栏,但应将同窝内过强、过弱的个体剔出并集中饲养。6)全进全出,做好产仔房、保育舍的彻底空栏消毒,提倡SEW(早期断奶隔离的分段式养殖系统)技术。7)科学的免疫、保健技术。8)确定早期断奶的最佳断奶时间。在生产实践中,确定仔猪早期断奶的具体时间可依据以下条件:①仔猪保育舍的设备条件与环控能力;②早期断奶仔猪的饲养技术与猪场管理水平;③猪群健康状况与疾病净化的需要。在条件成熟的猪场,可采用21日龄或28日龄断奶;条件较差的猪场可采用35日龄断奶;目前,一般猪场都具备了35日龄以前断奶的技术条件,不宜采用35日龄以后断奶。对某些重大传染病污染的猪场,根据疾病净化的需要,宜采用较早2.2.1重视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6/2011-07-23/1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