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仔猪腹泻的防制策略


仔猪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常发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是指1~3月龄仔猪以下痢为主要症状的群发病,尤其在出生后3~7d以及断奶后10~15d内相当高。据报道,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为46.5%,死亡率高达15%,仔猪因腹泻死亡占仔猪死亡总数的39.8%,因此仔猪腹泻在养猪业危害中居首要位置。由于引起本病发生的病因复杂,常表现为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呈交叉混合感染的结果,导致临床诊断与防制十分困难。因此,本文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仔猪腹泻加以剖析和论述。

1根据仔猪的生理特点,做好一般性预防

1.1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改善仔猪体质首先要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给予全价配合饲料,尤其不可忽视维生素、矿物质的供给,切忌母猪过肥或过瘦。母猪产前7d开始减料,产仔当天不喂料,只喂少量盐麸皮水,产后逐渐加料,使母猪能够均匀地分泌出性状优良、数量充足的乳汁,以利于仔猪的消化吸收,从而保证出生仔猪体质强壮及其母猪哺乳期有充足的母乳供给和良好的体况。

1.2做好产房、培育舍的卫生消毒,杜绝安全隐患产房在入猪前就要做好相应的产前卫生工作,杜绝死角,消灭传染源;使用期间要做好通风换气、保暖卫生工作,并坚持每周消毒制度,保证一个清洁、干燥、温暖、无贼风的产房环境;工作人员入产房前也要做好衣、鞋及使用器械的消毒。培育舍的相应工作也要参照产房执行。

1.3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做好仔猪的人工接产,特别是要注意母猪乳房、外阴的消毒并挤出最初的头两滴奶,且要及时的保证仔猪吃足初乳和做好固定乳头工作,并对仔猪采取保育箱、红外灯、电热板等专门的取暖措施。仔猪在哺乳阶段,要充分做好补料,仔猪在7日龄时开始补颗粒饲料,颗粒料中要加入诱食剂,如香味素、奶精等,奶味越浓诱食效果越好,仔猪断奶前采食量越大,胃肠机能就会充分地得到锻炼和适应,断奶后腹泻和死亡率就大大降低,也特别要注意严禁使用发霉变质饲料,既防止腹泻又防止饲料中毒。同时,注意给新生仔猪(一般3日龄)补铁、补硒,杜绝由于缺铁、缺硒导致仔猪生长缓慢,抗病力下降,从而引发腹泻的发生;断奶的前3d在仔猪料中要加入一些抗菌素或益生素类物质,以杀灭有害细菌,并且断奶后不立即将仔猪转入培育舍,如条件允许,在原圈饲养2~3d后再转入培育舍,而且温差不要超过3℃。

1.4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猪在日常管理中要做到三看,即看精神状态、看饮食情况、看粪便颜色和形状,及时发现和隔离患病猪只,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疫病控制措施,减少死亡,防止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蔓延。

2依据发病病因,做好特异性防治

2.1免疫接种和定期驱虫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选择疫苗,进行母猪产前免疫接种和仔猪的防疫注射。另外,康复猪血疗法,有较好的疗效。选择典型发病,康复后13~18d而无其他继发病的猪,无菌操作采取抗凝血(每100ml全血中加入4%灭菌枸橼酸钠液10ml,或500ml全血中加入肝素1m)l,供治疗或预防用。每头仔猪肌肉(或皮下)注射3~5ml,一般注射1次或2次即可。仔猪断奶后7~14d,30kg、60kg时要分别做1次驱虫,针对本场寄生虫卵实际检验情况选用安全高效有针对性的驱虫剂如帝诺玢(由伊维菌素咛酚苯达唑方组成)等。

2.2药物防治根据情况可在哺乳母猪料或仔猪料中加一些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氟哌酸、蒽诺沙星、卡巴氧、硫酸粘杆菌素及中草药制剂等。一般母猪在围产期使用,仔猪在开食期和断乳前后或全期使用。仔猪发生下痢要查明原因,既要做到对症治疗,又要防止盲目用药,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综合性治疗措施,以免延缓治疗时机,大体的治疗方案如下。

2.2.1导泻只能缓泻,不能剧泻,目的是排除肠中积粪和有毒害物质,保护肠黏膜,可用适量油类,如蓖麻油、花生油、菜油、石蜡油任选一种口服。

2.2.2消炎、抑菌根据不同原因引起的腹泻,选取恰当的药物,如果是细菌传染性腹泻,可用头孢、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硫酸粘杆菌素等;如果是病毒性腹泻,可选双黄连、穿心莲、博落回、大蒜素注射液等;密螺旋体引起的腹泻,可用甲砜霉素、利高霉素等;寄生虫性腹泻可用净乐芬或帝诺玢等;非传染性下痢可用黄连素或痢菌净等。中药可口服白头翁或黄连解毒散。注射也可采用交巢穴注射。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乳猪 饲料 硫酸粘杆菌素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