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是发展养猪生产的物质基础,在生产中迅速培育出大量品质优良的仔猪,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但由于仔猪出生后,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因仔猪自身体温调节机能不全,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腺机能不完善,缺乏先天性免疫力等原因,而导致仔猪患病乃至死亡,造成仔猪成活率低下,给养猪生产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也是养猪户极为头疼的问题。为此,本文从哺乳仔猪的体温调节、消化机能及先天性免疫力等方面,来探讨仔猪死亡的原因,针对其引发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望对广大养殖户能有所帮助。
1导致仔猪死亡的原因
1.1仔猪消化机能不完善
1.1.1仔猪的生理新生仔猪在生理上还处于未成熟阶段,其特点是仔猪体脂肪蓄积过少,仅占体重的2%~3%;体内储存的能量不多;糖的生成体系不发达;肝细胞的线粒体数少,利用脂肪酸和碳水化合物能源的能力低;糖原分解酶活性也低;葡萄糖的异生能力差等。在哺乳过程中,受这几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出生一周后,死亡率超过总死亡数的60%,原因之一是出生后18小时内将肝糖原耗尽,其后消耗有限的脂肪,继而消耗自身的蛋白质,使组织结构遭到破坏,导致恶性循环,最终能量耗尽而死亡。
1.1.2消化器官不发达仔猪消化器官虽在胚胎时已形成,但结构与功能尚未完善。由于仔猪胃肠容积小,食物的排空(胃内食物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速度快,15日龄时1.5小时,30日龄时3~5小时,60日龄时为16~19小时,而成年猪为24小时以上。根据这一特点,对哺乳仔猪的饲养,应采取“少喂勤添”的方法,即每天饲喂的顿数应多些,而每顿的喂量应少些,以适应其“易饱易饿”的特点。
1.1.3消化腺机能不完善仔猪从出生到断乳为哺乳期,一般的集约化猪厂采用28天或35天断奶,而仔猪在3~4周龄时胃腺机能才能完善,才有反射性胃液分泌。
仔猪的消化酶大多随着日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强,初生仔猪的唾液淀粉酶活性很低,但随年龄增长活性逐渐增加。仔猪胃液中的消化酶主要是凝乳酶和胃蛋白酶。
凝乳酶在出生时已有作用,而初生仔猪胃液内虽有胃蛋白酶原,但由于缺乏盐酸不能将其激活,因此初生仔猪难以消化饲料中的蛋白质特别是植物性蛋白,而仔猪初乳中的乳蛋白主要是靠小肠中的胰蛋白酶来消化的。在20日龄之内胃蛋白酶不具备消化能力,到40日龄时,由于盐酸浓度的增加才具有消化能力。早期给仔猪补料可刺激胃分泌盐酸,促进胃液分泌。
初生仔猪肠腺和胰腺发育比较完全,胰蛋白酶和乳糖酶活性较高(Lindeman,1986),食物主要在小肠内消化。仔猪对乳蛋白的消化率可达92%~95%,对猪乳中的脂肪(占猪乳干物质的1/3)可吸收80%,但由于脂肪酶在5周以后才开始分泌,7周达最高峰,故对长链脂肪酸的消化能力较差。
另外,胃腺不分泌淀粉酶,小肠黏膜和胰脏从2周龄开始分泌,到3周时,仔猪胰淀粉酶糖的活力才得以提高,才能较好的消化淀粉和其他糖类物质。初生仔猪已能旺盛的分泌肠液,肠液中乳糖酶的活性很高,因此可充分利用乳糖,但由于蔗糖酶与麦芽糖酶的活性较低,故对果糖、蔗糖、木糖等其他糖类的消化率很低,初生10日龄之内很难利用蔗糖。
因此,仔猪3周龄前难以利用淀粉,更不能消化禾本科谷物中的可溶性非淀粉碳水化合物。当仔猪发育到3~4周龄以后消化非乳饲料的酶才开始发挥作用如胰脂肪酶、淀粉酶、胃蛋白酶等。所以,若早期断奶仔猪饲料配合不当,或诱食过迟,未能促使消化酶系提前分泌,势必引起断奶仔猪消化不良,从而导致生长迟缓。
1.1.4仔猪的营养性腹泻腹泻通常发生于断奶后的2周内,其死亡率达10%~20%,若发生水样便时,死亡率达40%以上,给养殖场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仔猪断奶后腹泻是早期断奶后仔猪最常见和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断奶后应激性疾病,多发生于仔猪断奶后7~10天,导致腹泻的机理如下:
仔猪到75日龄以后,其消化能力才能接近成年猪水平。
由于哺乳仔猪蛋白质在胃中的初步分解不充分,从而影响了肠道中的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对蛋白质的进一步消化,造成蛋白质消化障碍。结果,未消化的蛋白质进入大肠后,将改变大肠内的微生物环境,使致病性大肠杆菌孽生。这些细菌分解肠道中的蛋白质,释放出如尸胺、腐胺、酪胺和组胺等毒素,这些毒素刺激肠壁,引起肠道损伤,从而发生消化功能紊乱,导致消化障碍性腹泻。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6/2011-07-23/13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