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仔猪饲养

当前季节注意防治仔猪断奶后腹泻


开春后的3、4月份又是母猪生产、仔猪出生的高峰时期,目前,养猪生产上普遍采用早期断奶(21天龄)的方法来缩短母猪的哺乳期,以提高母猪繁殖力,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养猪生产成本。但是,环境更换的应激,再加上对仔猪的护理不当,很容易造成仔猪断奶后生理机能紊乱,发生断奶后综合征,其中断奶后腹泻是最普遍的现象。断奶后腹泻主要发生于仔猪断奶后第一周,急性型的患病猪表现突然死亡,温和型的患病猪表现食欲减退,拉黄、绿色稀粪,腹泻开始时尾部震颤,但直肠温度正常,死亡后解剖可见耳部发绀(蓝紫色)和全省脱水,小肠胀满等。仔猪断奶后腹泻的原因很多,为有效防治腹泻的发生,应采取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综合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预防该病的发生。

  首先要保持断奶后良好的保育环境。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温度是30~40℃,41~60日龄为21~22℃,60日龄以上为20℃;断奶仔猪猪舍的适宜的相对湿度为65%~75%。当前季节需做好保温工作以及猪舍的防潮。此外,猪舍内外要经常清扫,定期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对粪尿等有机物要及时清除处理,减少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的产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猪舍空气清新。新断奶转群的仔猪吃食、卧位、饮水、排泄尚未形成固定的位置。所以,要加强调教训练,固定睡卧和排泄区。

  其次是加强断奶前仔猪的补料。仔猪1周龄时,就要开始人工强制性补料,让仔猪在21日龄以后,能大量吃料。断奶前1周,逐渐减少仔猪哺乳次数及断奶前3天,降低母猪采食量,以增加断奶前仔猪采食补饲料量。

  第三是要减少断奶应激。断奶时先赶走母猪,仔猪留在原栏饲养3~5天后再混群,使仔猪心理应激与混群应激不在同时发生。此外,断奶前、后的仔猪日粮一致,即断奶前的补饲料在断奶后仍喂1~2周;同时断奶后3~5天内,适当控制仔猪采食量,防止过食造成消化不良。

  第四是适当使用添加剂、药物预防仔猪拉稀。在仔猪料中添加酶制剂、有机酸(1%~2%)、乳清粉或乳糖、益生素等微生态调节剂,使补饲料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更适合仔猪的消化系统。使用时注意以少量多次填入料槽,以防饲料吸水后霉变或细菌污染。断奶前后一段时间内,在仔猪料中适当添加抗菌药物,如:克痢平240毫克/千克+新霉素100毫克/千克;或氟哌酸100毫克/千克+硫酸粘杆菌素40毫克/千克;或土霉素碱600~1000毫克/千克、金霉素150~375毫克/千克、强力霉素100~150毫克/千克等。

  最后就是对于已经发生腹泻的仔猪要及时隔离,确诊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1)对腹泻严重脱水过多仔猪的治疗:只要仔猪有食欲,可配制电解质水溶液饮用。具体口服补盐液参考配方:纯葡萄糖25克,氯化钠4.5克,碳酸氢钠2克,柠檬酸0.3克,醋酸钾0.2克,氯化钾0.05克。加水100毫升。

  (2)对断奶应激,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的仔猪腹泻可使用抗生素药物治疗:2.5%恩诺沙星注射液,0.1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3天;先锋9号注射液2~3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2天;水溶性氨苄青霉素50克溶入200千克水中,连续饮用3~5天。

  (3)仔猪腹泻粪便中出现血液,首选药物是0.5%的痢菌净,0.5毫升/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两次,连用2天,效果较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母猪 脱水 乳清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