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很高,可达90%以上。病猪是本病主要来源。其分泌、排泄物及尸体污染环境,通过多种媒介感染健康猪,未经消毒的病猪肉尸及内脏、残羹废水是最危险的传染媒介。猪场内饲养管理人员、兽医、屠宰工人、饲养及运输工具均可携带病原,传播本病。由于猪瘟疫苗广泛应用,大多数猪只获得不同程度免疫力,现常见于不典型的温和型猪瘟。其流行缓和,发病率及死亡率较低。症状与病变亦不甚典型。
(1)症状:
a、急性型猪瘟
病猪的体温升高,41度以上。减食、精神沉郁,一些病猪的眼结膜发炎,眼部分泌物脓样致使眼睑粘着,病程早期,病猪发生便秘。有些呕吐,含大量胆汁的深绿色液体。病猪颤抖、发冷及挤作一团。行走时步态不稳,后肢衰弱无力。
有的病猪可能有神经症状如环绕行走,神经紊乱及运动失调,然后有痉挛现象。当病程进入未期,耳朵、鼻端、四肢腿部、阴部及阴茎包皮等皮肤可出现不同大小的红色出血斑。急性病猪在频死前,腹部、耳朵、鼻端及四肢内侧皮肤可呈现紫色。一部分的患猪在发病24-48小时死亡。但大多数病例的病程为1-3周急性猪瘟,无免疫接种怀孕的母猪会流产或生弱小、颤抖小猪。
b、慢性型猪瘟
慢性型猪瘟病程一月以上,病猪厌食与精神不振。全身衰弱、消瘦、贫血,时有轻热,便秘与腹泻交替,病情时好时坏。
(2)诊断:
根据猪场未按正确疫苗接种计划免疫猪只,以及临床发病特点,结合死后剖检可以作出诊断。急性猪瘟全身皮肤、粘浆膜及内脏出血可呈大理石样外观。脾脏不肿大,常见边缘出血性梗死。
慢性猪瘟全身出血变化轻微,其特征病变大肠的坏死性肠炎。盲肠、结肠滤泡肿胀、坏死形成多个突起、轮层状结构的圆形溃疡。
猪瘟的确诊依靠实验诊断。
(3)控制:
猪瘟免化弱毒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本病的主要方法。仔猪20及65日龄两次接种。疫区可倡导乳前免疫接种可免受母源抗体干扰。种猪的免疫接种每年两次,定期进行。爆发猪瘟时紧急接种,对全部无症状的猪用3倍剂量的猪瘟疫苗接种,可控制疫情。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6/2011-07-12/9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