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弓形体病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弓形体病是原虫病,是全球性流行的人畜共患病,在人畜及野生动物中广泛流行。

  (1)弓形体的特点:弓形体的整个发育过程需要2个宿主,猫是弓形体的终宿主。弓形体在猫小肠上皮细胞内增殖发育,最后形成卵囊,随猫粪排出到体外。卵囊能够在潮湿、荫蔽的土壤中存活1年以上。卵囊在外部环境中,经过孢子增殖,发育成含有2个孢子囊的感染性卵囊。已知约有200多种动物可作为弓形体的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体内,弓形体可在全身组织脏器的有核细胞内进行无性繁殖,急性期时形成半月形的速殖子及许多虫体聚集在一起的虫体集落。慢性期时虫体呈休眠状态,在脑、眼和心肌中形成包囊,囊内含有许多形态与速殖子相似的慢殖子。猪等中间宿主吃了被猫粪中的感染性卵囊污染的食物、饮水,或含有弓形体速殖子或包囊的中间宿主的肉、内脏、渗出物、排泄物和乳汁等而被感染。速殖子还可通过皮肤、粘膜等途径感染,并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2)症状:猪感染弓形体病后,其临床症状与猪瘟十分相似。病初体温高达40.5~42℃,稽留7~10天,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或废绝,下痢或便秘而带有粘液。断奶仔猪多拉稀,粪呈水样,无恶臭,稍后呼吸困难,常呈腹式呼吸或犬坐式呼吸吸气深,呼气浅短。有时有咳嗽和呕吐,流水样或粘液样鼻液。膜股沟淋巴结肿大。末期耳翼、鼻盘、四肢下部及膜下部出现紫红色瘀斑。最后呼吸极度困难,后躯摇晃或卧地不起,体温急剧下降而死亡。特别是卵囊感染时,除以上症状外,患猪大都排暗红色或黑红色木焦油状的血便。这是因为卵囊感染后,肠粘膜上皮大量破坏引起多发性出血。注肠炎的结果。有的病猪耐过极期后,症状逐渐减轻,遗留咳嗽,呼吸困难及后躯麻痹,运动障碍,斜颈。癫痫样痉挛等神经症状。有的耳廓出现干性坏死,有的呈现视网膜脉络膜炎,甚至失明。猪暴发弓形体病时。常引起整个猪场发病,仔猪死亡率可达60%以上。6个月龄以上的猪,发病较轻微,或常为慢性病例。孕猪感染往往发生流产或死胎。 病猪剖检变化:肺稍膨胀,暗红色带有光泽,间质增宽,有针尖至粟粒大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切面流出多量带泡沫的液体。全身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切面湿润,有粟粒大、灰白色或黄色的坏死灶和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肝脏肿大,硬度增加,有针尖大的坏死灶和出血点。肾脏和脾脏亦有坏死灶和出血点。盲肠和结肠有少数散在的黄豆大至榛实大浅溃疡,淋巴滤泡肿大或有坏死。胸、腹腔液增多。 对弓形体病的诊断,须根据临床症状、解剖和流行特点,结合实验室诊断,才可确诊。

  人感染弓形体病,主要症状是淋巴腺病及发热,寄生虫性贫血,脑膜炎,肝脾肿大等,可导致死亡。孕妇感染,可引起婴儿死亡及早产等。

  (3)防治措施:

  ①猪场发生本病时,应全面检查,有条件的应作血清学检查,对检出的患畜和隐性感染的进行登记隔离。对良种猪及时治疗,对治疗价值低的患猪屠宰淘汰处理。猪肉需加热至66℃10分钟以上或零下20℃冷冻后,可以杀死弓形体的包囊。对病猪舍、饲养场地、污染地面环境,用l%来苏儿溶液或3%烧碱液,或火焰进行消毒。并注意饲料和饮水卫生。

  ②猪场要灭鼠,同时应禁止养描,消灭野猫。防止猪粪污染饲料、饮水及用具等。饲养员也要避免与描接触,并严禁用生肉喂猫。禁止用未煮熟的屠宰废弃物或混有生肉屑的泔水喂猪。

  ③治疗病猪。磺胺类药物对弓形体病有效,与增效剂联合应用效果更好。可以选用下列配方: 磺胺嘧啶(SD)加甲氧卡胺嘧啶(TMP)或二甲氧卡胺嘧啶(DVD)。前者每公斤体重70毫克,后者每公斤体重14 毫克,每日喂服2次,连用3~4天。针剂肌肉注射,每日1次,首次剂量加倍。 磺胺甲氧吡嗪(SMPZ),每公斤体重30毫克,甲氧卡胺嘧啶10毫克,混合后1次内服,每日1次,首次用量加1/3,5天为1个疗程。

  12%复方磺胺甲氧吡嗪注射液,每公斤体重50~60毫克,或每头10毫升,肌肉注射,每日l次,连续4~5天。 磺胺~6~甲氧嘧啶(SMM,又名PS~36),每公斤体重60~100毫克,单独口服,或配合甲氧卡胺嘧啶每公斤体重14毫克口服,每日1次,首次加倍,连续4~5天。 病猪场可采用磺胺~6~甲氧嘧啶与甲氧卡胺嘧啶配合,连续应用7天进行预防,或每日喂猪鲜大青叶100克,连续喂5~7天,可以预防猪弓形体病。 为防发生并发症,可同时应用青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等抗生药物。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坏死 连续 磺胺甲氧吡嗪 饲料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