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炎、肺炎的危害及防治


  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又叫猪副溶血嗜血杆菌病,或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以4~5月龄发病死亡较多。其病原体是胸膜肺炎嗜血杆菌,主要存在于呼吸道粘膜。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在大群集约饲养的条件下最易接触传染。初次发病猪群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老疫区病势和死亡率较低。

  急性病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1.5℃以上,沉郁不食,继而呼吸困难,张口伸舌,常站立或犬坐,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耳、鼻及四肢呈蓝紫色,如不及时治疗,常在1~2天内窒息死亡。症状缓和的病猪,耐过4天后,则可逐渐康复或转为慢性。慢性病猪体温不高,有间歇性咳嗽,生长迟缓。

  病理变化:急性死亡的病例,肺炎多为双侧性,常发生于心叶、尖叶及膈叶的一部分。病灶的界限清晰,肺炎区呈紫红色,切面似肝,间质充满血色冻胶样液体。肋膜和肺炎区表面有纤维素物附着,胸腔内有混浊的血色液体。病程较长的慢性病例,肺炎病灶变为硬结或为坏死性病灶,周围有结缔组织包埋,肺的表面与胸壁粘连。这些慢性病猪临床上往往看不到症状。

  防治的主要措施是猪群一旦发生血病。一是对猪群普遍检疫,淘汰阳性猪;二是以含有土霉素等药物添加剂的饲料饲喂。同时改善环境卫生,消除应激因素,用2%火碱水每周消毒两次,可收到良好效果。

  治疗本病的关键是早期治疗。有效的药物有氯霉素、青霉素、卡那霉素、土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药物。氯霉素肌注或静注,每公斤体重10~30毫克,每日2~4次。能正常采食者,可在饲料中添加氯霉素散、氟哌酸、吡哌酸等药物,可控制本病发生。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坏死 传播 病程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