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殖技术 > 养猪技术 > 饲养管理

农村养猪在饲喂技术中应注意的问题


养猪业是当今畜牧业的主导产业,在农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规模化养猪场也越来越多,同时由于饲料来源日益丰富,农村养猪方法也由过去的“以青粗料为主,适量添加精料”的传统养猪方法向科学饲养的方向发展。对生猪饲料进行科学配比,采用“科学的饲喂”方法,可以使饲料的营养成分更加全面合理,既保证了饲料的适口性,增加猪的采食量,又可提高饲料转化率,使猪多长肉、快出栏,提高养殖效益。因而,农村养猪在饲喂技术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问题。

  1、饲料的生与熟

  在农村,许多养猪户都习惯用熟食喂猪,认为熟喂能够减小饲料体积,软化粗纤维,猪喜欢吃,可提高消化率。实际上这是一种养猪的误区,根据科学的试验,饲料因类型不同,在生喂与熟喂有所区别,一般的青、粗料类型日粮熟喂比生喂好;而精料类型日粮中,豆料籽实熟喂比生喂好。但多数精料类型日粮,还是生喂比熟喂好,因为通过煮熟后的精料有5%~10%的营养成份要损失,试验证明,用生料饲喂肉猪,平均日增重可比熟喂提高10%,每增1公斤毛重可节省精料0.2~0.3kg。此外,生料喂猪还可以节省人工、燃料等许多成本。因此在农村养猪要改变过去传统的熟喂方法。当然,对有些有毒或易污染饲料,如菜籽饼、棉籽饼、泔水等可以为了起到解毒或消毒的作用还是应该用蒸煮的方法。

  2、饲料的稠与稀

  稀喂的饲料因含水量多,容易让猪很快填饱稀肚子,但也容易导致消化液分泌减少,使胃的排空加快,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缩短,降少了饲料营养成份的有效消化时间,影响营养的吸收。稠喂特别是生干喂和生湿喂,能加强猪的咀嚼机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并能够延长饲料在胃内停留的时间,提高营养成份的消化率。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要提倡稠喂,干饲料拌水或干饲料拌青饲料的熟喂方式,饲料的干湿程度以捏得拢、散得开为宜。

  3、少餐与多餐

  猪的饲喂方法应该根据猪的品种、年龄、以及季节和饲料性质来决定,不能一概而论。哺乳仔猪胃容积小,消化力弱,7日龄开始诱食阶段,可不限餐数,采用自由采食的方法;20日龄起至断乳,可以采用少喂多餐的方法,一般每天可喂6~8餐;刚断乳的小猪处于生长阶段,消化机能日趋增强,对饲料营养要求强烈,每天可喂4~6餐以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带仔母猪和妊娠后期的母猪,既要维持自身的营养需要,又要保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哺乳仔猪的营养需要,因此,每天要多喂,一般可喂4餐;架子猪、大肉猪、空怀母猪、公猪尽量要少喂餐,以减少猪的活动,一般季节每日喂3餐即可。在夏季天气炎热、昼长夜短,猪的活动时间也长,可酌情加喂1~2次青饲料。冬季寒冷,昼短夜长,可以采取早上早喂,晚上晚喂,适当拉开每餐的间隔时间。而且晚上一餐还要喂得稠一些多一些。

  4、定时与定量

  养猪必须养成良好的饲养习惯,喂猪要有固定的时间,不能一天早一天迟,要按照规定时间进行饲喂,这样才会使猪养成习惯,一到时间就想去吃食,形成条件反射,使消化液得到充分的分泌,吃得快吃得好,胃肠消化、吸收好,不易闹病,如果饲喂食不定时,使猪的饮食没有规律,条件反射不能形成,很容易发生消化机能紊乱,导致猪消化不良等胃肠疾病的发生,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一般时间早餐定在六点,中餐十二点,晚餐十八点为宜,但不同的季节可以进行调整。

  在搞好定时喂猪的同时,还要做到饲料的定量,当摸清猪大致的采食量后,应确定一个大体的喂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否则会影响猪消化液的分泌,造成消化不良、生长缓慢。在实际生产中饲喂者还要根据猪体的健康、营养状况、饲料和食欲情况灵活掌握。做到不克扣、节约,不浪费为原则,一般以喂好后一小时后猪不舔槽、(栏内)槽内不剩食为最佳。

  5、定质与定位

  养猪的饲料最好是正规饲料厂按照猪的饲养标准配制生产的,如果自己配制,也要根据猪不同品种、不同生长发育阶段营养需要进行配制。特别是要保证饲料中蛋白质和能量的指标,以满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猪的营养需要,从而达到快速生长的目的。一个阶段猪的饲料质量要相对比较稳定,不能随意变化,保证饲料质量,而且做到饲料合理搭配营养丰富,易消化,保证猪在日粮中获得足够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同时要做到不喂发霉、变质、腐败、冰冻、有毒等饲料,防止因饲料问题引起猪发生各种疾病。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饲料 定位 母猪 品种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