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彩梅(2005)试验表明,在仔猪日粮中添加1%的谷氨酰胺,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11.55%,腹泻率降低了9.52%。皇冠庆等(2004)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5%甘氨酰谷氨酰胺,仔猪的日增重明显提高,腹泻率降低了5.76%。周荣艳(2006)采用体外淋巴转化试验研究谷氨酰胺对早期断奶仔猪肠系膜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将淋巴细胞接种到Gln的培养液中,淋巴细胞的刺激指数明显提高,这说明谷氨酰胺可以改善肠道的免疫力。
2.6丁酸钠
丁酸钠在养殖业上的研究和应用还比较少。丁酸钠(正丁酸钠盐)的有效成分是短链挥发性脂肪酸。丁酸钠具有水、脂两亲的特点,偏重于亲脂,在pH4~6时不易分解,饲喂后部分丁酸钠避过水性环境的小肠,直接进入盲肠和结肠。丁酸钠作为一种生物调节剂对动物胃肠道绒毛起广泛的作用。其作用机理为:(1)维护胃肠内有益菌群。丁酸钠的活性成分可透过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细胞膜,抑制有害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2)提高胃肠道细胞的增殖和成熟,为肠道细胞,特别是盲肠和结肠细胞提供快速能量来源,并且通过更新中间细胞而刺激受损绒毛膜的修复。对于断奶仔猪,丁酸钠可促进其绒毛膜的生长,使其绒毛长度增长30%。同时还可促进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3)丁酸钠具有独特的脂臭味源来自母乳,具有诱食功能。
Piva(2002)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8kg/t丁酸钠,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20%,采食量提高了16%。王继凤(2005)研究丁酸钠对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丁酸钠组的空肠和回肠黏膜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肠绒毛排列整齐,柱状细胞结构清晰,试验组回肠的杯状细胞数量为空肠的1.3~2.2倍。罗海祥(2006)在仔猪日粮中添加0.1%丁酸钠,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7.68%,腹泻率降低了40.99%,隐窝深度降低了42.12%,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提高了57.79%。
2.7寡糖
寡糖在动物上应用的低聚糖主要有甘露寡糖(MOS)和果寡糖(FOS)。寡糖的主要功能促进有益菌的增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提高机体的免疫水平等。寡糖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双歧杆菌、乳酸菌代谢利用,而梭状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对寡糖的利用率很低。有益菌增殖产生的乳酸可以降低肠道的pH值,抑制大肠杆菌和产气夹膜菌的繁殖。寡糖与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表面绒毛具有类似丁质结构,可以竞争性与肠道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使有害菌无法附植在肠壁上。Newman(1995)试验证明,在猪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以使具有甘露寡糖特异外源凝集素的大肠杆菌从肠道上皮细胞上脱落。
Mikkelsen等(2003)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6%寡糖,仔猪的日增重提高了18.84%,采食量提高了21.62%。Davis等(2002)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甘露寡糖,仔猪的采食量提高了10.57%,日增重提高了6.22%,饲料转化率提高了5.98%。Dritz等(1995)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25%β-葡聚糖,试验结果表明,血清巨嗜细胞的数量提高了36%,嗜中性细胞的数量提高了17.72%,对葡萄球菌的杀菌力提高了22.61%。Davis等(2004)研究了甘露寡糖对断奶仔猪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0.2%甘露寡糖添加量可使血球凝集素的含量提高5.29%,分裂素含量提高4.34%。
2.8卵黄抗体
Alexander(1994)研究发现,致病性大肠杆菌是造成新生仔猪和断奶仔猪腹泻的最重要病原,其中产肠毒素大肠杆菌是最主要的致病菌。预防仔猪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卵黄抗体生产方式为,将分离纯化后的产肠毒素大肠杆菌菌毛蛋白作为免疫原。其机理为,特异性的卵黄抗体阻断或降低大肠杆菌的宿主特异性菌毛与仔猪小肠上皮的结合,使产肠毒素大肠杆菌不能在小肠定居繁殖和产生肠毒素,从而防止肠道受损和减少腹泻的发生(Jin,1998)。
陈鲁勇(2003)在断奶仔猪日粮中添加0.1%卵黄抗体粉剂,仔猪的采食量提高了0.69%,日增重提高了7.14%,腹泻率降低了9.9%。郑爱娟等(2005)试验表明,添加0.1%抗大肠杆菌K88的卵黄抗体粉,仔猪的采食包括日增重提高了11.35%,腹泻率降低了66.67%。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11-03-28/14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