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述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蓝耳病)是一种能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疫病,据估计,美国每年要花费大约5.6亿美元来对付该病。预防蓝耳病病毒(PRRSv)在猪群内或猪群间传播是猪场疫病控制计划中的关键。为了控制这一病毒的扩散,本手册进行了一些实验数据的总结,这些研究是由我们的团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实施,专门用来确定PRRSv的传播途径,并开发生物安全规程以降低传播风险而设计的。所有规程过去(已经实施了2年)和未来都作为猪病清除中心(SDEC)生产区示范猪场的一部分研究内容进行持续研究。SDEC将继续实施这些规程,并相信这些规程将有助于防止PRRSv的传播。希望在持续的PRRS控制方面,兽医能够利用这些信息来帮助其客户实施有效的生物安全计划。
在讨论该病毒怎样在猪场间和猪群内传播之前,了解其宿主范围和生物化学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几位研究者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发现PRRS的病原因子是PRRSv,一种单链正向RNA病毒,属于巢状病毒目,披衣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PRRSv是宿主特异性病毒,只能感染猪群。因此,没有其它哺乳动物、昆虫或鸟类能作为该病毒的生物载体。至于PRRSv在猪体外的生存能力方面,该病毒对高温、PH值变化( 6和 7.65)和长期紫外光照射敏感并会导致化学失活。然而,PRRSv可以在冷冻(20℃)的情况下存活数月到一年时间,当温度升高时,其生存能力也随着减弱。例如,该病毒能在21℃下存活6d,在37℃下存活24h以及在56℃下存活20 min。在潮湿的情况下,该病毒活性可以延长到11 d。
2 传播途径和生物安全规程
2.1 直接途径 (活体动物和精液)
如上所述,猪是唯一能被PRRSv感染的动物,一旦感染,病毒就能通过血液、唾液、初乳、奶水、尿液和粪便从持续感染的猪体内向外散播。因此,从定期进行检测的干净种源引进遗传物质是至关重要的。建议在引种之前兽医之间进行交流,以评估当前猪群的健康状况,然后对猪群进行检测和检疫。以下是在引进遗传物质过程中降低PRRSv进入猪场风险的操作规程。
2.1.1 隔离 隔离(检疫)设施是PRRSv生物安全措施中至关重要的因素。隔离设施应该与种猪场保持至少l20 m的距离,最好是在场外。引进猪和本场猪至少隔离30 d。猪场工作人员每天要检查引进猪群的临床症状。期间本场兽医要和供种场兽医保持密切的交流,以便一旦受疫病侵袭时弄清楚是在原猪群还是在检疫期间发病。
2.1.2 检测 后备猪应该在进入隔离设施24~28 h后和进入本场繁殖群5~7 d前分别进行一次抽血检测。如果感染,PRRSv的RNA就能在感染24 h后的血液中被检测到。为了提高急性感染的检测度,建议通过PCR对样品进行检测。在隔离后期收集的样品也可以用ELISA的方法检测PRRSv的抗体。 随着血液拭子技术的出现,人工授精中心可以提前对当天公猪的血液进行PCR检测,随后再通过PCR对其精液进行常规检测。随着诊断实验室能提供“1d内”的PCR结果,生产者和兽医就能收到实时的(realtime)呈PRRSv阴性的精液,并将其安全地引进猪群。
2.2 间接途径
PRRSv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自动传播。以下部分将讨论不同的传播途径以及预防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的生物安全规程。
2.2.1 设施 养猪设施应该以猪群全进全出的方式(AIAO)进行管理,从而减少从大的感染的猪传播传播给小的阴性猪的可能性。结合全进全出生产方式,在引进易感猪群之前对这些设施进行清洗消毒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饲养过PRRSv阳性猪群设施的清洗消毒步骤。所有的有机物质(粪尿、饲料、垫料和体液)都要完全被清除,并且设施表面要强效清洗。必须特别注意门、料槽、饮水器、漏缝板和其它容易忽视却藏污纳垢的“缝隙”。清洗完毕,接着就是用消毒剂对栏舍进行有效的消毒。以下产品被证明对PRRSv有效,季铵+戊二醛混合物(Synergize公司)和改进的过一硫酸氢钾(Virkon公司),分别以0.8%和1%的浓度至少使用2 h。通过发泡器能增强这些消毒剂接触地方的可视度以及延长其和接触面的接触时间。 经过清洗和消毒以后,必须有充分的休栏或干燥时间,以使病毒彻底失去活性,这是在卫生规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2.2.2 针头 一旦猪只感染,一般情况下PRRSv在其血液中的含量会达到很高的水平。因此,使用受污染的针头对猪群进行连续注射会导致病毒的血源性传播。为了减少此风险,建议在母猪怀孕6个月后每头之间更换针头或使用“无针头”注射技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yz/zhu/5/2010-05-14/144066.html